构建多能互补新能源体系 为电网源源不断注入绿色动能
来源:安顺市广播电视台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26日

近年来,我市实施绿色能源替代行动,协同发展光伏、风电等绿色能源,加快构建稳定可靠、多能互补的能源格局。有效解决了能源紧张问题,促进区域能源安全和绿色转型发展。

顺着山路来到紫云自治县猫营镇的马鬃岭风电场,高大的白色风机矗立在旷野之上,叶片随风转动,源源不断地将绿色电力输送到电网。高山上每日都有工作人员坚守,时刻关注风机情况,守护一方百姓光明。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投资有限公司马鬃岭风电场值长 蒙旺:我们现场是24小时有人值守,当我们的风机以及其他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我们能够第一时间去发现,按照我们的处置流程,在最快的时间去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减小发电损失,确保用电正常。

据了解,马鬃岭风电场项目于2022年8月开工,2023年4月首次并网发电,8月全容量并网,已连续四百余天为电网提供清洁能源。“坝上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曾经被当地视为不利条件的“风吹日晒”,如今成了“香饽饽”。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投资有限公司马鬃岭风电场运维项目部项目经理 莫春葛:紫云县猫营马鬃岭风电场项目采用20台单机容量为50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项目接入220kV紫云变,总投资6.5亿元,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约2亿千瓦时,可节约标煤约6.2万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大风车”迎风旋转,光伏板“追光逐日”。来到镇宁自治县扁担山一期农业光伏电站项目基地,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板依山逐光排列,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该项目于2022年8月开工建设,2023年实现带电并网,自投产以来,累计提供1.7亿千瓦时绿色电能。

镇宁自治县扁担山一期农业光伏电站项目职务是技术与造价管理专责 王艺洁:项目工程建设装机容量200MW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新建1座220kV升压站,光伏电站通过35kV集电线接入扁担山220kV升压站。升压站出线1回220kV线路至镇宁220kV变电站,年平均上网电量2.7亿度。根据项目设计发电能力,年平均节约标准煤约8.5万吨,能够发挥良好的节能减排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安顺市立足煤、风、光、水资源优势,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六大产业基地”的决策部署,以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为重点,一手引进前景广阔的新能源项目,一手紧锣密鼓开展新能源项目建设,采取多元合作方式,谋划实施了一批火电、光伏、风电、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集群项目,全力打造多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性新型能源保障体系。传统能源绿色发展、新能源产业欣欣向荣,一个个新型综合能源基地项目落地建设,优化着我市能源产业布局,助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南方电网贵州安顺供电局水光互补工作组组长、一级拔尖技能专家 杨强:目前,我市已并网电力装机超过740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446万千瓦,年发电量将超过150亿千瓦时。目前我局正在全力攻坚基于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升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升新能源的消纳能力,保障全社会用上安全优质的清洁能源。以实际行动落实安顺市能源产业布局,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安顺台记者:常娴贤

实习:王蕾

镇宁融媒:张嵩玮

紫云融媒



上一篇:“四个一”机制守护旅游市场秩序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下一篇:盘江普定超超临界燃煤发电项目有序建设中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