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入画来|多彩贵州“四好农村路”创建成效显著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27日

早饭后,山间薄雾还未散去,把农具和肥料搬上电动三轮车,一曲山歌还没哼完,邹世凤就来到了自家的茶叶基地。“公路不仅修到了家门口,还直通田间地头。”家住湄潭县龙凤村田家沟的邹大姐说。

同一时间,从江县加勉乡真由村村民潘春桥开着小汽车接送孩子上学放学,以前的摩托车早已不知去向。他说:“自从泥巴路硬化以后,村里买小车的人越来越多,自己买得还算晚的哩。”

这是贵州农村交通改善的缩影,更是我省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生动实践。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农村公路要“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重要批示。

紧接着,贵州先后启动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组组通”硬化路三年大决战等攻坚行动。

于是,贵州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的基础上,接续实现“村村通沥青(水泥)路”“组组通硬化路”。

WechatIMG7398.jpg

道真县大磏至三桥农村公路

十年来,贵州坚持把农村公路发展作为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来抓,持续会战攻坚,全省农村公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WechatIMG7401.jpg

行驶在修文县大河至红竹旅游公路上的农村客运。肖维波 摄

十年来,贵州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完成投资1593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9.2万公里,建成7.87万公里通组硬化路,铺就产业发展的“致富路”、子孙后代的“幸福路”。

WechatIMG7400.jpg

游客在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观看日出。 陈沛亮 摄

通过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构建普惠公平、便捷高效的农村公路网络,累计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28个,位居全国第4位。

截至2023年底,六盘水市、铜仁市、黔南州等3个市(州)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获评数量与江苏、广东等5省并列全国第一;

截至2023年底,全省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为81%,3A级及以上景区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63%,全省1725个500亩以上农业坝区、100个特色小城镇均实现等级公路全覆盖。

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6个(贵阳市、贵安新区、六盘水市、铜仁市、遵义市、黔南州)、省级示范县87个,全省近三分之一的县份成为全国示范县,基本实现省级示范县全覆盖。

建成美丽农村路3.4万公里,推选出江口至梵净山公路等省级“十大最美农村路”。遵义市湄潭27°茶海路、播州区枫元至苟坝红色乡愁路分别入选2020年和2022年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

在全国2023年“十大最美农村路”推选中,目前长顺县水厂至威远公路成功入选七月主题“小暑·门口农路焕新颜”全国榜单前十。

当下,贵州城乡居民享受了“手机上下单、家门口坐车、集中点拿货”的便民服务。88个县(市、区、特区)实现三级及以上客运站全覆盖,81个县(市、区、特区)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达4A级及以上;96.7%以上的乡镇建有客运站,农村客运开通班车率达83.8%。完成9个“交邮融合+”发展示范县创建,都匀市、湄潭县成功创建全国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农村客运物流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便利通达。

新时代新征程,贵州将把农村公路作为“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的总引擎,重点围绕“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富矿精开”、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等“省之大计”,聚焦“建、管、养、运、融”发展目标,加快完善现代化农村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农村路网更畅美、交通通行更安全、产业经济更强劲、群众生活更幸福,奋力谱写“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上一篇:市场监管部门解决人民群众关切事“五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下一篇:15个农业专家组贵州一线开展防汛减灾工作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