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和我面对面”: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教书育人
来源:动静原创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11日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从2015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到2015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全体参训教师回信,再到2023年9月9日,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刘秀祥参加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与会教师致信。总书记关怀激励教育事业发展,为贵州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贵州各界教师备受鼓舞,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教书育人,用行动践行着教育家精神。

职教老师李明扬:培养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技高一筹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015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前身)机械制造智能化的实训车间考察。

当时还是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数控专业二年级学生的李明扬,向习近平总书记展示了自己用铝合金块制作的作品——棋桌《赤心报国》,并介绍了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加工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说他做得很好,勉励他再接再厉,不断取得优异成绩。鼓励同学们立志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技高一筹的境界,学到真本领,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人生。

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成了李明扬传承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精路上的精神力量。2016年,李明扬毕业,凭借优异的成绩和突出的表现,获得了留校任教的机会,成为学校的实训教师。

走上教师岗位后的李明扬,一边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讨教,一边参加自学考试和各项技能大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要上下共同努力进一步办好。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李明扬说。

从教以来,李明扬不断思考如何让实训教学更加贴合企业需求,让学生实现毕业即就业。在教学中,李明扬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将企业课题引入课堂,着力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如今,随着数控行业转型升级,李明扬又投身到了编程难度更高、操作更复杂的五轴加工技术教学中,立志让更多学生以一技之长赢得美好人生。

“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

2014年,来自贵州的骨干教师到北京师范大学参加“国培计划”。培训期间,恰逢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和他们进行了座谈。一年后,全体学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一年来的成长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很快给他们回了信。总书记在回信中表示,一年前,在北京师范大学“国培”课堂上,我同大家座谈,你们对教育的执着、对知识的渴望、对学生的关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总书记强调,希望你们牢记使命、不忘初衷,扎根西部、服务学生,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参训归来10年后,教师们仍坚守教育一线。来自贵州省镇远县江古镇中心小学的黄俊琼是当年研修班的参训教师之一。“总书记希望我们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这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黄俊琼说。

从北京归来后,黄俊琼开始带领学校老师、学生阅读,研究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让全体师生从不爱读课外书到喜欢看课外书,学校变成了书香校园。

黄俊琼常说:“这一生我最幸福的事就是选择当乡村教师,让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实现他们的理想”。

抱着同一理想信念的还有贵州毕节实验学校副校长段雪梅。“总书记与我们座谈时,要求我们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这成为我心中最坚定的方向。”段雪梅说。

从1993年工作至今,段雪梅一直在教学一线。在段雪梅看来,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书育人,更在于把爱传递给每个学生,用爱感化、帮助那些困难、特殊的孩子,实现教学无差别,温暖抚人心。

段雪梅任教时,常常会遇到情况特殊的孩子,这些孩子的父母在外务工,家中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陪伴。

每当这时,段雪梅就会到同学家家访,邀请他们到自己家里吃饭,并和他们在外务工的家人取得联系,希望家长给孩子必要的陪伴和关心,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段雪梅说:“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我会用生命爱我的学生。”

全国“最美教师”刘秀祥:努力在大山深处打造教育的高地

2023年9月9日,全国“最美教师”、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刘秀祥参加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致信与会教师代表,充分肯定以与会教师为代表的广大教师的重要贡献,号召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为一名基层教师,这次参会让刘秀祥感受到了无穷的力量,更感责任重大。

刘秀祥出生在贵州一个偏远山村,4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为了维持基本的生活给患病的母亲买药,刘秀祥开始捡废品、打零工,跟着大人上山采药,一路的求学、生活,刘秀祥走得跌跌撞撞,他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让大山里的孩子通过读书去见识不一样的世界。

2012年刘秀祥回到家乡,成为一名乡村教师。“自己淋过雨,所以我想为他们撑一把伞。”回到家乡的刘秀祥发现当时很多家长,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2012年8月份,刘秀祥与当地老师发起“助学走乡村”行动,这些年刘秀祥跑遍了望谟县的所有村寨,骑坏了8辆摩托车,劝回了1800多名学生,牵线资助7000余名学生。刘秀祥回到家乡的2012年,全县只有70人考上大学,2023年,1600多人考上了大学。

刘秀祥坚信,在大山深处也能打造出教育的高地。这两年,刘秀祥从原来帮助一个个独立的学生个体,转变为感召更多的教师。他认识到,只有让更多人愿意当教师、把每个孩子教好,让教师群体帮助更多学生,才能改变山区教育的面貌。

“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更好的未来,越是偏远的地区越需要优质的教育,更需要优秀的教师,我们怎样,未来的中国就怎样,我会牢记总书记嘱托,与广大山区教师一起奋斗,做大山深处孩子的守梦人。”刘秀祥说。


上一篇:全球“酒搭子”邀你来“干杯”! Cheers with alcoholic beverages lovers across the globe!

下一篇:今天不划重点,画条线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