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执行局局长面对面,把我的问题也反映清楚了。”7月11日,在贵阳市息烽县法院,一起执行案件的当事人轻松地走出接访室。
当天,是该院设立的“执行局局长接待日”首次接访,共接待群众6人,现场答复4件、登记后续处理2件。一对一的沟通让执行工作更公开,也让当事人更安心。
日前,贵州高院出台《贵州法院执行局局长接待日制度》,在全省三级法院全面推开执行局长定期接访。该制度明确每月固定开展一次“执行局局长接待日”,同时创新“线上预约+线下接访”模式,在贵州法院官网开设预约通道,确保群众反映问题有渠道、有回应、有结果。
7月9日,贵州高院执行局局长在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率先开展接待,随后全省97家中院和基层法院同步落实。全省法院形成一张接访网络,实现“全覆盖、无遗漏”。
贵州高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行“执行局局长接待日”,就是要从制度设计上形成“接访-交办-督办-反馈-评价”的闭环体系,推动执行信访从“被动处理”走向“前端治理”。
此前,遵义市红花岗、黔南州都匀等地法院就设立专窗专人接待来访群众、探索设立“执行定期回访机制”等,加强后续跟踪。
遵义市两年前已开始探索建立“接待日”制度,遵义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骆毅表示,接待日制度建立后,法官可以及时释法说理,帮助澄清误会、化解矛盾,“如今全省全面推行接访日制度,有助于我们更加直接地了解当事人的意见诉求,也便于厘清执行中的误解和难点,降低信访工作量。”
随着《制度》全面推行,我省法院执行工作接访流程进一步规范、操作机制进一步细化,借助线上平台拓展服务空间,制度优势也正转化为工作成效。
在日前息烽法院首次接待日上,该院执行局局长与办案法官现场接访,当面听取群众反映,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问题,依据《制度》规定,法院需在7个工作日内反馈进展,3个月内依法办结,确需延期的,经批准后一般不得超过30日。
接访中所涉事项实行“一案一号”动态管理,重大复杂案件可以召开专题协调会,确保问题“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以前不知道案子进展到哪一步,也不晓得问谁。现在好了,有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人员来听我们说。”在息烽法院,几位来访群众道出感受。
从需求出发,回应关切;从制度出发,服务基层。
制度落地,源于问题导向,也反映出对司法服务体系建设的更高要求。贵州法院系统持续加强执行领域改革,2024年,全省法院执结案件32.23万件,执行到位金额突破546亿元。提升执行质效、增强执行透明度,成为破解执行难的重点。
为此,接访日制度还强调了属地责任,最大程度方便群众诉请。
“制度落地,关键在落实。”贵州高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省法院将持续完善“接待日”机制,推动执行信访实质化解,切实维护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及时兑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上一篇:2025全国青少年攀岩公开赛(贵阳站)落幕 贵阳市攀岩队获1金1银2铜
下一篇:贵州好戏,是一出什么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