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可通过IPTV、手机、电脑等多平台端口,向我们咨询病情,或者对用药、治疗等情况不清楚,我们也能及时进行指导和建议,方便对患者慢病进行主动管理。”在贵阳高新区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里,贵阳市第六医院的副主任医师、互联网科主任金燕,通过电视屏幕“远程坐诊”,为群众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
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医疗产业,看病、问诊的方式已悄然发生改变。
“人工智能是具有革命性的技术。贵州是全国算力资源的高地,我们作为贵州本土企业,将发挥好贵州的算力优势,通过‘人工智能+医疗’赋能医疗产业。”公司总裁助理李笑凡说。
2023年5月28日,朗玛信息发布了“39AI全科医生”产品,具有病历和报告深度分析、疾病诊断等能力。
手机上,“39AI全科医生”能够根据用户的提问,自动生成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就诊建议、治疗方案,逻辑清晰、用词专业,还能模拟医生问诊的方式,逐步询问患者病情,进行更系统的诊断……
截至目前,“39AI医生”通过国家大模型备案,成为国内首个通过合规备案的医学大模型,在国内多家三甲医院接入使用,已全面覆盖贵阳市185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1650位医生开通39AI医生账号,累计提供42万次问诊服务。
这是贵州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创新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贵州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与科研力量深度融合,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根据省统计局最新数据,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1至5月,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增长8.7%,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0.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1.7%,增速位居服务业前列。
“贵州省数字经济领域科研力量表现亮眼,成为驱动服务业乃至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贵州理工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少波表示,数据的增长展现了核心数字产业的稳健发展态势。
更令人鼓舞的是,多项指标的显著提升,尤其是科研技术服务业的两位数增长,有力地印证了贵州省在数字技术创新策源能力上的持续增强。
李少波指出,这一系列数据,不仅反映了市场对数字技术服务的旺盛需求,更深层次地揭示了我省在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引导下,科研机构、高校和高新技术企业协同发力,在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应用、技术服务供给等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
科研力量的持续发力,正有效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动能,为贵州省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注入了强劲的科技支撑和创新活力,也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创新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