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达23家!贵州科普事业成效明显
来源:动静原创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5日

17个县(市、区)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达23家,城市社区、农村科普(技)活动场所3000余个……9月5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贵州省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贵州坚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不断创新科普工作理念,实施系列有力举措,全省科普事业成效明显。

大科普工作格局更加完善。全面落实贵州省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构建社会化协同、数字化传播、规范化建设、国际化合作的科普生态,推动科普工作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全面融入。

科普基础设施持续加强。17个县(市、区)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达23家,城市社区、农村科普(技)活动场所3000余个,建成100所“农村中学科技馆”,“馆校结合基地”已覆盖全省8个市(州),建设基层科普教育特色学校56所,覆盖全省50个国家级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科普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全省有科普专家5500余名、科普专职人员7600余人、兼职人员4.8万余人、科普志愿者8.2万余人、科普中国信息员57万余人。在全省科普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贵州公民科学素质也实现了快速提升,全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指数从“十四五”初的7.22%提升到现在的10.31%,增速超全国平均水平,为全省特色科技强省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上一篇:南海热带低压或于今天加强为第16号台风 趋向广东中西部沿海

下一篇:影响大、覆盖广!贵州省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亮点纷呈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