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贵州省“十四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贵州从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特殊教育融合发展等4个方面着手发力扩优提质,着力回应人民群众“上好学”期盼。

奋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五年来,贵州按照促普惠和抓引领、补短板、强体系“一面三线”工作思路,推进学前教育公平而有质量的发展。
普及普惠基本实现。教育部认定我省28个县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认定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截至2024年底,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公办幼儿园在园儿童占比、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分别达94.3%、61.93%、95.45%,比“十三五”末分别提高4个、5.65个和12个百分点,这些指标连续多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保障机制逐步健全。今年9月1日,我省学前教育第一个地方性法规《贵州省学前教育条例》正式实施,让学前教育有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今年的秋季学期开始,贵州落实了学前一年免费的惠民政策,惠及我省50余万在园儿童,降低了家庭保育教育成本。

11月12日,黄平县新州镇第四幼儿园,家长与孩子在彩色跑道上开展趣味推车竞赛。潘柄戎 摄
保教质量显著提升。贵州坚持“抓两头促中间”,以省级示范园为抓手持续扩大优质资源,以薄弱园提质为抓手持续提升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目前,全省省市县三级示范幼儿园总数达3600余所,优质资源占比提升至35%,全省薄弱幼儿园基本实现规范提质。此外,贵州还通过集团化办园管理、教研指导责任区、农村幼儿园集团化管理资源中心“三个全覆盖”制度,形成了以强带弱、抱团发展的学前教育共同体发展格局。目前,全省有农村资源中心1500余个,幼儿园管理集团、教研指导责任区各600余个。
奋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注重夯实教学管理基础。以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总目标,制定《贵州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学常规基本要求》《贵州省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教研工作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督导落实备课、上课、作业、考试等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提高教研活动针对性和有效性。及时出台《贵州省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八个严禁”》,全面系统规范基础教育招生入学秩序、课堂教学秩序、教学时间管理等办学行为,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注重增强优质资源供给。实施公办强校计划,先后三个批次遴选2200余所城镇、乡村、安置点项目学校,进行为期3年的跟踪培育。实施集团化办学改革,指导各地采取集团化办学方式扩大优质学校辐射能力,支持南明区、普定县、凯里市等11个县(市、区)整县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试点。实施组团式帮扶,引进广东省优质义务教育学校组团式帮扶我省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发展。省级发动优质学校结对帮扶从江县所有义务教育学校。

10月29日,天柱县第一小学校举行以“规范书写汉字 传承中华文明”为主题的汉字书写比赛。潘存栋 摄
注重试点先行突破。加快推进我省优质均衡发展进程,支持赤水市和麻江县等县、市率先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为全面推进我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探索路径和总结经验。
奋力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
不断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十四五”以来,新建、扩建普通高中学校177所,新增学位7.53万个,连续4年增加全省普通高中招生计划,2024年和2025年年均新增计划4万人,2025年普通高中招生40.95万人。
不断扩大优质高中覆盖面。新增33所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基本实现“市市有一类、县县有示范”。
不断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严格执行公民办同步招生、属地招生政策,违规跨市州招生基本得到杜绝,市域内跨县招生计划逐年缩减,有效防止县中生源过度流失。

福泉中学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
不断深化高考综合改革。2024我省新高考综合改革平稳落地,采用“3+1+2”选考模式,建立“两依据一参考”录取机制,即依据统一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不断凝聚各方力量帮扶县中发展。争取部属高校托管我省5所县中,粤黔协作帮扶20所县中,同步发动省内优质高中帮扶县中,基本实现了薄弱县中帮扶全覆盖。
奋力推进特殊教育融合发展
强化资源布局。持续优化特殊教育学校布局,已实现全省2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区)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截至2024年底,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入学率达到97.1%,提前1年实现国家“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目标。
强化应入尽入。建立健全了特殊教育网格化管理机制,全面落实“一人一案”教育安置,依法保障残疾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盘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们自己设计制作文创产品
强化学段延伸。向下延伸至学前阶段,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开办幼儿园或学前部(班),并在191所普通幼儿园开展了融合教育。向上衔接至高中阶段及高等教育,积极探索职业教育与高中教育“双轨融合”教育模式,383所普通高中招收残疾学生,12所中职学校开设融合职教班。加强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为有就业需求的残疾毕业生提供不少于3个岗位选择,持续提供岗位推送和能力提升培训。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