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治·百村行记(17)】洋溪村“逆袭”记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16日

1731649756349141_compress.jpg

【开栏的话】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贵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总载体,创新基层治理方式、健全基层治理机制、汇聚基层治理力量,全面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贵州日报聚焦我省基层治理的创新做法、典型案例、优秀人物,走进100个村开展“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推出“村治·百村行记”系列报道,全面反映我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的生动实践。

海报.jpg

深秋的清晨,群山环绕的洋溪村被薄雾笼罩。天刚蒙蒙亮,宋泽纯就已起床。

洗漱后,简单吃了点早餐,宋泽纯打开微信工作群,安排当天要召开群众代表大会的相关事宜。

宋泽纯是铜仁市沿河自治县板场镇洋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从3年前上任第一天开始,他就养成了早起的习惯。

洋溪村航拍.JPG

洋溪村航拍

“那时不是不想睡,是睡不着,压力大。”刚上任那会儿,宋泽纯心里明白自己接手的工作“不简单”。

说压力大是有原因的:班子凝聚力不够,群众信任度低,村里环境卫生差、矛盾纠纷不断,是全镇远近闻名的脏乱差“整治典型”。

“每年仅矛盾纠纷就有上百起。”在板场镇工作了9年的镇平安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任爱民直言,每逢赶集,经常会有这个村的村民因纠纷闹到镇里综治办。

洋溪村的“名声在外”,让村里的“领头雁”宋泽纯每次去镇里开会都觉得抬不起头来。“必须改,改出一个全新的洋溪来。”他暗暗下定了决心。

洋溪村一角.JPG

洋溪村

第一个“改”从人开始。

在镇党委指导下,宋泽纯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有文化且思想积极的年轻人吸纳进班子、发展成党员,逐渐壮大村干部队伍。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随着村干部的持续“更新升级”,服务群众的能力强了,大家也感受到了新气象。

洋溪村幼儿园.JPG

洋溪村幼儿园

第二个“改”从卫生下手。

一开始,宋泽纯发动所有村干部和党员,逐户做群众思想工作,宣传人居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原本以为会很快打开局面,没想到党员干部的热情和群众的冷淡形成了鲜明对比,甚至个别群众看到干部来就关门,遇到干部也躲着走。

“正面动员不行,那就自己先干。”宋泽纯和其他村干部一道,带头在村里捡垃圾,定期清理道路卫生。

村民们原本以为他们就是做做样子,仍然冷眼旁观,甚至冷嘲热讽。时间一长,大家就开始不好意思了。从一个、两个开始主动打扫自家房前屋后,到全村人都不再乱丢垃圾,主动把垃圾丢到集中堆放点。

眼看时机成熟,宋泽纯趁机和每家每户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引导村民争当卫生“排头兵”。

从站着看到跟着干、再到争着干,洋溪村的变化让人刮目相看。

洋溪书院.JPG

洋溪书院

趁热打铁,第三个“改”聚焦矛盾纠纷。

“人心不齐,干事不力。”宋泽纯认为,村民和睦,干群和谐才能做好村里事。

洋溪村探索“网格化管理+村民自治”模式,组织村民商议完善村规民约,大家一人一票选出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通过“一约四会”制度约束,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乡村振兴、环境卫生等工作。同时,深入各组开展《民法典》宣传、法律明白人培训以及“以案释法”等,推动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去年,我们村的矛盾纠纷只有一起。”说这话时,宋泽纯嘴角上扬,长舒一口气,“干部们所有辛苦都值了。”

村子变美了,群众精神面貌也变了。

以前村里最爱吵架生事的陈英(化名)现在可没闲工夫干别的了——家里喂了3头牛,3头猪,忙得团团转。

“今年我还种了花生,收了200多斤呢,卖了差不多1000块钱。”正在用碎草机碎牛草的陈彩英忙得满头大汗。

10月28日,商议冬季产业种植相关事宜的群众代表会正在火热进行。室内,大家积极发言,氛围热烈。室外,阳光照射下的洋溪村秋色正浓。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孙蕙 蒲艳梅

视频拍摄 田位

航拍素材来源 田洪兵

视频制作 林潇

海报 陈豪


上一篇:【村治·百村行记(18)】共治共享“重启”乡旅名寨

下一篇:贵州省纺织产业发展集团签约活动在贵阳举行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