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开启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扭转了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命运,在地球上留下了壮丽的红飘带。
长征途中,1935年1月15日-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即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我们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025年的钟声,敲响了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的纪念时刻。为了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即日起,我们将联动江西、福建、广东、四川、甘肃、陕西等长征沿线其他14个省份的主流媒体,循着红色足迹、重温峥嵘岁月、倾听历史回响,讲述那些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团结一心、锐意进取的生动实践,展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与深刻变革,共同开启“复兴路上新长征”全国跨省大型联动报道。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恢弘愿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勇往直前,奋进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
中国革命何以能够从瑞金走到延安,再从延安走到西柏坡,最后走进北京城?
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军队为何能够由小到大、从弱变强,经过28年浴血奋战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党和人民的事业为什么能够历经曲折苦难辉煌,从胜利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红井”无声,却在无声地告诉我们许多答案。
红井
“红井水哟,甜又清哎,水捧(里格)清泉想亲人。喝上呀一口哟红井水,一股暖流涌上心。毛主席当年在瑞金,亲手为咱挖红井。”在江西省瑞金市沙洲坝的“红井”旁,站在蓝天白云下,讲解员钟芳芳为我们唱起这首当年传遍苏区、带有浓郁赣南风味的民歌,歌声仿佛把人们的思绪带回到那年、那月、那天。
“沙洲坝,沙洲坝,无水洗头帕。三天无雨地开岔,天一下雨土搬家。”传说沙洲坝原本没有井,当地有个唬人的传说称此地是条旱龙,不能打井,打井就坏了龙脉,大家都会遭殃。乡亲们没有文化,便信以为真,世世代代人畜用水就仅靠村头一口污水塘。
毛泽东了解到群众饮水困难的情况,决定寻找水源打井。“要是旱龙找麻烦,就冲我来,老表们过日子,哪能没有一口井哩!”在他的带动下,军民一起挖井,很快挖成,沙洲坝的乡亲终于喝上清澈甘甜的井水。于是这口井的名字在苏区传开了——“红井”。
沙洲坝旧貌换新颜
后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随着红军的长征,苏区沦陷,敌人用沙土把红井填掉。当地百姓又偷偷把它挖开,填了挖,挖了填,红井里的那眼泉水还是汩汩往上涌。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群众在这井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了14个大字:“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一口井,就这样成为甘甜的源头。80多年过去,任凭风云变幻,红井里的水依然清澈照人,滋养着人民。
饮水思源,如今这口“红井”已经成为瑞金著名的地标性建筑,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往“打卡”。很多游客都会取上一瓢红井水品尝,以此缅怀当年挖井人。因为这既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源泉,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初心的源泉。
不忘来时路,走好前行路。回望共产党人在赣南中央苏区预言般的擘画,正一步步成为现实,一幅百年史诗画卷已徐徐展开。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统筹/王璐瑶
策划/刘丹 覃淋
执行/周雅萌
海报/杨绍辉
图文/视频 江西广播电视台今视频记者
胡筱娟 杨汉青
上一篇:扩散提醒!小年火车票开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