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自己做的不只是服装,更是对布依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传播。”全国人大代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布依族服饰非遗传承人、布依垚品牌创始人李利对自己从事的行业非常自豪。
布依垚万峰林景区门店里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
走进布依垚万峰林景区门店,蜡染服饰、床上用品、小工艺品等文创产品琳琅满目。“我们注重将布依族元素融入日常用品、文创产品中,将制作工艺进行研究改良,提升民族文化产品的推广度和接受度。”李利说。
李利是土生土长的布依族女孩,2015年,对民族文化的热爱驱使着她回乡创业,发展手织土布、刺绣、蜡染、扎染、蓝靛染等传统民族手工艺,生产民族文创系列产品。
李利展示自己制作的服装。
她的公司从70平方米的小作坊发展为集生产、设计、培训、直播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并将产品通过“线上+线下”模式销往全国,带动数百名当地群众人均年增收超3.8万元。
李利一直致力于把布依族服饰非遗传承、保护、发展下去。比如,采用“短平快”培训、以岗带训等方式,助力当地妇女增收,推动传统手艺传承;探索直播培训等创新模式,让传统技艺“触网”焕新。
如今,李利以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兴义万峰林景区及峰林布依景区为“文化营地”,构建非遗体验、直播孵化、文创展销一体化的产业链。她推出的兼具民族特色与现代审美的产品,屡获省级创业创新奖项。
李利正在进行蜡染。受访者供图
今年是李利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第三年,她关注的仍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与创新发展。
“传承非遗,让传统文化发展得更好、走得更远,是我一直以来追求的梦想。”李利说,她将积极建言献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方式不断创新,让民族文化产业做大做强,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大放异彩。
【记者手记】
从大山深处的绣娘到全国人大代表,李利以“布依族女儿”的赤子之心,用一针一线将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通过履职建言、产业创新和人才培养,让“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她的实践不仅为布依文化注入新活力,更探索出一条“非遗兴业、文化富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