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尚未过去,铜仁市松桃自治县孟溪镇的乐嘉微工厂早已一片忙碌,作为该县强村富民公司旗下的企业之一,工人们全力忙生产、赶订单,奋力冲刺“开门红”。
去年,松桃强村富民公司开展订单农业、订单加工、劳务派遣“两订单一派遣”业务,县级总公司实现业务经营性收入5500余万元,全县28家强村富民公司年收入3.6亿余元。
群众就业有“薪金”,土地流转有“租金”,项目分红有“股金”。在松桃自治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龙涛看来,强村富民公司,就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有效途径。
曾经,松桃的一些乡村集体经济落后,农民增收乏力。虽然坐拥山林、水土等资源,却“捧着金饭碗讨饭吃”。特别是村与村之间没有形成发展合力,很多地方“孤掌难鸣”。
如何让村里的资源“活”起来,村集体经济“强”起来,村民腰包“鼓”起来?
松桃充分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黔进先锋·贵在行动”为总载体,锚定强基层组织、强集体经济,富农民口袋、富农民脑袋的“两强两富”目标,大力推进“强村富民”行动。
具体实践中,松桃通过在县域层面成立强村富民公司,下设27个乡镇(街道)子公司,同步成立496个农村发展部,构建以县带乡、以乡带村、以村带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昨天才联系公司预约,今天就到我们村了。”田坎上,岑司村村民冯善学高兴地说,“还是翻犁机效率高。”
比冯善学更高兴的是乌罗镇强村富民公司,从2月10日开始,已陆续出动9台翻犁机对镇域及周边乡镇1000余亩土地进行翻犁作业。
农民有需求、公司有回应。松桃强村富民公司主动承接各项服务类、工程类项目,积极盘活土地、闲置厂房等沉睡资产资源,投资建设并将陆续运营菌棒、辣椒等各类加工厂,通过实体化运营,增加村集体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在松桃,强村富民的喜人场景处处可见——
盘信镇六塘村的30万羽蛋鸡产业园,工人们每天都要打包新鲜鸡蛋装车,发往各地。
大路镇强村富民公司盘活坪江村旅游资源,打造康养中心,去年接待游客2.7万余人次,收益60余万元。
长兴堡镇强村富民公司通过承接村委会建设、道路施工等项目,实现盈利200余万元。
…………
“市场化视角、标准化生产、现代化销售。”松桃强村富民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烺说,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目的是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在创新推动强村富民行动中,松桃鼓励农民将固定资产、土地资源、自营产业等量化入股,构建群众“入股分股金、劳务挣薪金、合营得利金”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村民共享农业现代化发展成果。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华姝
上一篇:文化中国行·屯堡印记 | 古建筑修复工匠王福林:在古建修复中提升文化自信
下一篇:我国成功发射中星10R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