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将携手合作,共同推动贵州省生猪产业的科技创新。”2024年12月10日,贵州首个畜牧业院士工作站——“生猪产业贵州省院士工作站”签约暨授牌仪式在贵阳举行。此次院士工作站的揭牌,将进一步深化生猪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生猪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签约仪式上,明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德发团队与贵州富之源集团共同开展相关工作,通过“政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平台搭建,推动贵州省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李德发院士长期从事饲料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研发,为我国养殖业和饲料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贵州富之源集团是贵州本土的大型现代化农牧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已形成以生猪养殖为主业,原料贸易、饲料生产、肉食品加工等上下游产业链条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生猪产业贵州省院士工作站的成立,是贵州省生猪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该工作站将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在生猪产业科技研究方面的突出优势,结合贵州省的实际情况,攻克生猪产业关键环节“卡脖子”技术,为贵州省生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李德发院士的带领下,工作站将立足贵州实际将开展技术攻关:首先立足贵州本土资源,开展酒糟、刺梨、菌渣等特色原料的营养价值评估与开发应用,构建节本增效的饲料生产体系;其次着力打造涵盖营养调控、品种选育、屠宰加工及冷链物流的全产业链技术体系,系统提升贵州猪肉的品质与市场竞争力;同时基于贵州丰富的生猪种质资源,开展“贵系300”特色新品系选育工作,通过遗传改良培育出更符合本地消费需求的生猪品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工作站将依托“科技+产业”的杠杆作用,推动贵州生猪现代化。
“立足贵州实际精准发力,在技术攻关方面,紧扣贵州山地特征和产业特点,开展开创性科研,引领贵州生猪产业在技术层面实现跨越式突破。成果转化上,统筹用活各类资源,创新生产与科研的合作机制,缩短先进技术从实验到运用的周期。同时,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将高端成果进行本土化调整优化,使科研成果在贵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李德发院士表示,将以工作站为平台,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汇聚贵州,为贵州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打造一支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
李德发院士团队调研发现贵州生猪产业存在小规模散养为主的突出问题,为此院士工作站提出“政府+龙头企业+科研院校”金三角模式打造新型现代幸福牧场。例如,在《贵州省生猪产业“大企带千场、千场带万户”行动方案》指导下,贵州富之源集团依托院士工作站,通过全产业链赋能,计划在贵州带动1000个50头母猪或者500头肥猪的养殖户,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带动中小养殖户发展。
与此同时,为破解生猪养殖业的机制弊端,帮助小农户规避风险、节省成本、增加收益,工作站将通过技术培训、产业链延伸等方式帮助群众增收。
院士工作站将通过技术输出,首先帮助大型企业提升生猪生产效率,建立完善的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打造示范样板。大型企业通过生猪代养等方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先进技术的传递。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下一篇:海报|一封信里看见求才若渴的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