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红色文化在新征程上焕发时代光芒|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
来源:天眼新闻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26日

17455391354890.jpg

前不久,遵义会议陈列馆数字化展陈全新亮相,科技赋能让“伟大转折”的历史画卷更加生动鲜活;贵州红色文化相关地方性法规的出台,推动红色文物保护力度持续增强;今年清明小长假,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观演人数再创新高,红色文化绽放时代魅力……


17455354288550.jpg

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建筑外观。 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贵州历史底蕴深厚,红色文化丰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要利用这一优势,增强文化自信、化风育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中国革命伟大转折之地,长征时期,红军在贵州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是多彩贵州最鲜明的底色。近年来,贵州将“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列为“四大文化工程”之首,积极推动红色文化在新征程上焕发时代光芒。


0aae4da611c66c488648931f7dfa8f09_副本.jpg

游客在遵义会议会址感受红色文化,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卢忠南 摄


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


春回黔贵,黎平会议纪念馆内,升级后的沉浸式展陈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该纪念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去年以来,黎平会议会址展示工程及纪念馆改陈布展提升工程相继实施,一批现代展陈技术得到应用,红色文化展陈水平显著提升。


17411421837716.jpg

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红军足迹遍布全省9个市(州),留下众多见证革命历程的文物资源。目前,贵州共有不可移动长征文物750多处、可移动长征文物2500多件(套),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0多处,高等级长征文物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为加强红色文物的保护利用,贵州建立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工作联席会议和重点红色场馆管理委员会,先后制定出台《贵州省红色资源认定标准》《关于优化重要红色纪念场馆展示展陈提升红色文化整体呈现水平的指导意见》,启动编制《贵州省革命文物保护工作规划》等,推动革命文物活化利用。


2019年以来,贵州聚焦长征国家文化公园“1+3+8”标志性项目体系建设,实施遵义会议会址周边环境整治及展陈提升、四渡赤水集中展示带、长征文物保护修缮工程等重点项目,有效提升了遵义会议会址、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黎平会议会址等一批重要红色文物的保护展示水平。


助力红色文化铸魂育人


春风拂过黔北大地,红色教育生机涌动。


4月1日,绥阳县实验中学学生走进遵义苟坝会议旧址开展研学活动,瞻仰革命遗址、情景再现体验,数百名师生在重温历史中感悟革命精神,深化家国情怀。


1733285042370427.jpg

苟坝会议会址。苟坝村 供图


据贵州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贵州重要革命遗址广泛分布。其中,主要是以遵义市红花岗区为中心的覆盖黎平、瓮安、桐梓、习水、仁怀、赤水等县市的点线结合的中央红军长征遗址群;以沿河为中心的覆盖德江、印江、松桃、石阡等县的黔东革命根据地遗址群;以毕节为中心的覆盖大方、黔西、赫章、威宁等县的红二、红六军团长征革命遗址群;以贵阳为中心的覆盖息烽、修文、开阳等县的地下党、爱国进步人士革命斗争遗址等。


近年来,贵州在红色阵地培育上持续发力,着力培育提升一批红色主题教育基地,发挥好贵州长征干部学院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阵地作用;在红色研学方面,持续开展好“重走长征路”研培体验等系列活动,制定实施红军长征村、长征历史步道建设保护计划,持续推出红色研学精品课程,持续办好红色讲解员大赛,提升贵州红色文化整体呈现水平。


如今,红色文化已成为滋养贵州人民精神世界的强大力量,为这片红色热土持续注入生机活力。


推动红色文旅融合发展


今年清明小长假,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成为热门打卡地。“红飘带”相关负责人侯菲介绍,3天假期接待游客近万人次,游客较上年同期增长30%。


贵州近年来加快推动红色文旅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优化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开发红色文化和旅游创意产品,打造“文化+”产业链,推动红色文旅产业创新发展。


17446809196737.jpg

红色旅游产业方面,2021年以来,贵州以长征遗址遗迹为重点,结合其他红色资源,与自然景观、民族风情深度融合,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2024年“重走长征路”研培体验活动发布1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带动沿线地区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繁荣发展,促进当地居民就业增收。与此同时,贵州积极运用数字化手段赋能文旅创新,亮点频出。在贵阳,全国首个长征主题全域行浸式数字体验馆“红飘带”已成为贵州红色文化资源转化成旅游产品的成功典范;在遵义,以红色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为特点的《伟大转折》剧目持续演出,科技与历史的碰撞,为游客带来震撼的沉浸式体验,让红色革命历史鲜活再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上一篇:徐麟李炳军会见出席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部分嘉宾

下一篇:关口前移!国家医保局开展智能监管改革试点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