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到60.1 提前完成“十四五”发展目标
来源:天眼新闻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30日

4月30日,记者从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4年底,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到60.1,提前完成“十四五”发展目标,较“十三五”末期提高12.4,各地区、各产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均有长足进步。


17298546006014_compress.jpg

产业数字化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近年来,贵州在产业数字化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十四五”以来,全省累计获批国家数字化领域试点示范、典型案例和解决方案等60余个。例如,盘江民爆、航宇科技、国台酒业等获评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贵州轮胎、山王果、华润水泥等获评国家5G示范工厂。顺络迅达、新仁新能源、吉利发动机等7家企业通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三级认证。今年1月,贵州轮胎成功入选全球“灯塔工厂”,成为全国轮胎行业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重点推动大模型在工业领域落地应用,助推实现提质、降本、增效、绿色、安全等发展目标。目前,有色、化工、酱酒领域取得阶段性突破,钢铁、建材、新材料行业加快推进。遵义铝业发布国内首个电解铝复杂电解质体系下工艺指标动态优化的预测大模型,在业内形成一定影响力。华为云、航天凯山石油入选国家“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案例”。


发挥数据要素赋能作用,推动数据资产入表在工业领域先行先试,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例如,中安科技通过数据资产质押,获建设银行贷款2000万元,成为工业领域全省“首单”、国内领先案例。今年3月,贵州获批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认定的7个“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数据知识产权试点省市”之一。


微信图片_20250427160646.jpg

发挥平台赋能作用,持续推动区域级、行业级平台建设,其中“贵州工业云”活跃企业达1.5万多家,累计带动近4000家企业上云用云。“磷化工工业互联网赋能与公共服务平台”为535家链上企业提供数字服务。目前,全省工业云平台应用率达59.6%。


下一步,全省将继续强化创新驱动,统筹新旧动能转换,围绕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一条主线,抓好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两项任务,按照“评估诊断—方向指引—示范打造—普及推广—经验总结”五步路径,聚焦企业改造、示范引领、行业转型、集群创新等十二项能力提升,赋能工业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高质量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上一篇:一季度贵州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36.3%,创十年新高

下一篇:李铁案二审维持原判刑期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