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在巴黎凡尔赛门展览馆举行的第119届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上,传承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牟氏茶制作技艺”和贵州“春秋茶”亮相。
“这是中国茶,这是贵州茶,产自世界上独具‘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的北纬27度黄金产茶带。”展位上,中国制茶大师、牟氏茶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牟小玲一边投茶、冲泡、出汤、分盏,一边向品鉴者详细介绍贵州茶。
法国民众品尝来自贵州的茶。(图/受访者提供)
展位上,茶品琳琅满目,全是“春秋茶”压箱底的宝贝。有绿茶系列的银宝石、雀舌报春、春秋毛尖等,有红茶系列的红宝石、春秋红等,有其他品类的春秋乌龙、表秋白茶、六窨茉莉花茶等,产品皆达欧盟标准,是贵州最具代表性的茶品之一。
“我们以前介绍茶,很少介绍制茶工艺。”牟小玲说,这一次她从文化的角度介绍牟氏茶制作技艺,让制茶技艺从幕后走上前台,没想到外国人特别感兴趣,更加对中国茶充满了向往。“其实,我们展示给世界的,不仅仅是惊艳的茶品,还应该有魅力独具的制茶技艺,和融合在茶品与茶技中的茶文化。”
“牟氏茶制作技艺,发端于我的爷爷,成型于我的父亲,传承与创新于我这一辈的几姊妹,现已经传至第五代。”牟小玲说,贵州作为世界茶源地,牟氏茶制作技艺是贵州茶人在百年事茶中技术创新创造的代表性缩影。
牟小玲的父亲牟应书,被誉为“黔茶泰斗”,终身事茶,为贵州茶产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在牟应书带领下,牟氏家族四代14人从事茶产业,其中有3名国家高级农艺师、2名国家一级茶艺技师、3名国家一级评茶师、1名中华茶人、1名中国制茶大师,创建了“春秋茶”品牌,研制出了“绿宝石”“银宝石”“红宝石”“雀舌报春”“春秋毛尖”等系列黔茶精品,牟氏家族在茶界又被誉为“黔茶第一世家”。
“我是唱歌剧的,我来为中国茶唱一支歌吧!”一位法国歌剧演员,在品尝“春秋茶”和听到“牟氏茶制作技艺”的传承故事后,非常激动,现场唱起了悠扬的法国“摇篮曲”,以表达对中国茶的喜欢和赞誉。
“好香!”端起品茗杯,外国友人就竖起了大拇指。一杯“春秋毛尖”,鲜爽甘润,满口生津。一杯“春秋红茶”,一杯“春秋乌龙”,一杯“表秋白茶”,香气不同,汤有其色,韵味各具,几杯品下来,顿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轻风欲归去”之感,贵州茶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让外国友人纷纷折服。
“牟氏茶制作技艺”和贵州“春秋茶”亮相巴黎。图为参展者合影。(图/受访者提供)
本次展览会上,中国外文局联合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及来自广东、河南、浙江、山西、贵州、甘肃等地10家宣传文化机构和30家科创企业,共同举办了2025“遇鉴中国”中华文化主题展及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以“中国风·中国潮”为年度主题的展览,展现中国文化新形象、中华文明新风尚。
牟小玲说,好茶会说话,一杯“春秋茶”,让贵州茶“高山味”尽显。好茶无国界,虽然在现场大家语言不通,但品茶后的身体语言和举止神态,透露出喝茶后的愉悦,一片树叶,让远隔万水千山的各国爱茶人,瞬间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茶是文化使者,就这样照进了现实。
2013年,春秋茶文化传播中心成立了驻法国办事处,一直致力于茶文化、茶产品的国际交流传播,曾多次参与贵州省对外友好协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茶文化宣传活动,连年参加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让牟氏茶制作技艺和黔茶从深山走向海外。
据悉,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创办于1904年,原名“巴黎万国博览会”,是世界上历史悠久、规模最大、享有盛誉的综合性展会之一,也是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形象展示和全球文化推介平台,今年展会将于5月12日结束。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