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全省各级党委(党组)高度重视,压紧压实领导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督促指导,一体推进学查改,持续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深学细悟 常学常新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决定党和国家事业成败。”5月16日,在贵阳市息烽县,一场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为主题的“理论宣传二人讲”,为4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带来一次思想碰撞,在理论学习和方法研讨中不断深化对作风建设的理解。
自觉增强抓好学习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各地各部门把学习研讨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推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聚焦领导干部、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等重点群体,遵义市桐梓县委党校将学习教育有关内容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7个主体班次,组织开展学习研讨,开发相关课程共培训党员干部622人次。
学习教育重在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各地综合运用典型案例、现场教学等方式,增强学习教育实效。
黔南州瓮安县充分运用猴场会议会址、冷少农烈士故居、抢渡乌江战斗遗址等红色资源,组织党员干部就近就便参观学习,围绕重点学习内容集体备课授课,用好作风建设“活教材”。
找准查实 深挖根源
“要紧盯‘关键少数’和重点领域,常态化梳理问题线索”“强化跟踪督办,动态筛选疑难复杂线索案件纳入领导班子成员包案”……5月24日,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召开整改整治会议,对查摆发现的问题进行安排部署,细化整改措施,确保整改成效。
坚持开门搞教育,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把学习教育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结合起来,聚焦重点整治项目、16件具体实事,结合查摆发现的问题和调研中了解到的情况,优先处置、快查快办相关问题线索。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地各部门积极对标对表,具体深入查摆问题,注重征求群众意见,确保问题找得准、查得实、挖得深。
毕节市七星关区全面起底党的二十大以来违规吃喝、违反公务活动“禁酒令”问题线索,对未办结和新增发现的问题线索提级督办、提级审核、重点交办,深挖违规吃喝案件背后的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推动整治成果转化为长效机制。
从小切口出发,边学边查,精准“破题”。铜仁市思南县交通运输局聚焦行政执法、行政审批、工程建设等廉政风险领域开展问题查摆,推动党员干部举一反三、自省自纠,防止整改整治“一阵风”“走过场”。
动真碰硬 务求实效
“三天之内随时可以找医生看报告。”近日,凯里市民周小雪揣着前一天的挂号单走进黔东南州人民医院体验“一号管三天”新政策,她直言,“就医时间灵活了,看病也更方便了。”
作风建设成效如何,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推出“一号管三天”、午间门诊、改善停车困难、居家上门护理等举措,持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通过整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缓慢、提高医疗质量安全、加强医疗纠纷管理等方面,确定集中整治问题,建立全流程台账,抓实整改整治。
各地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摸清群众急难愁盼,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作风新变化。
黔南州贵定县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深入问题集中、群众反映强烈、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通过现场办公、接访下访,找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采取进村入户入企、召开群众会、院坝会等多种方式,让群众代表“敞开心扉”谈问题,广泛听取民意诉求。
黔西南州望谟县完善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实行“一张表单、一套材料、综合受理、一次办结”的集成服务模式,搭建政务服务“数字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