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印迹·村史村事】安顺市马马崖村:崖下古村文脉悠长
来源:《当代贵州》2025年第12期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12日

17398497738551.png

手机海报1.png

提要:马马崖村有着古老而神秘的马马崖壁画,位于北盘江岸的崖壁之上。壁画以马为主,有骑马奔驰、牵马而行的人,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浩荡的北盘江经过数百里奔腾,在崇山峻岭中切割出一面面陡峭的崖壁,河流至关岭境内趋于温顺平缓,造就了崖间一片片平坦的河谷。江、崖和谷,构成了这里的基本地貌和生态。从高空俯瞰,沿江众多村落依水而建,宛如被银线串起的一粒粒明珠。马马崖村就是江畔崖间诸多“明珠”中的一颗。


江崖壁画镌刻历史


走进安顺市关岭自治县普利乡马马崖村,道路干净整洁,民房错落有致,绿树蔓延庭院内外,“干栏式”老木房颇具特色,众多参天古树静静矗立,彰显着古村悠久的历史。


“我们村最早于明朝洪武年间调北征南时就已经形成。2013年,下瓜村与九盘村合并,组建马马崖村。马马崖村辖下瓜寨、沙子坝、爬壁田、翁得坝、上寨、上瓜等7个自然村寨,由布依族、苗族等多个民族组成。”一进村,马马崖村党总支书记卢长勇便聊起了陈年往事。


关于马马崖村村名的由来,主要源于北盘江岸镌刻于崖壁上的马马崖壁画。卢长勇介绍,很早以前,不少村民就在崖壁上发现了神奇的图像,因画幅中有马,当地人称“马马崖”。


微信图片_20250306163550.jpg

安顺市关岭自治县普利乡马马崖村。(关岭自治县委宣传部供图)


历经岁月的洗礼,马马崖壁画至今仍有10多个图像清晰可辨,主要为马和人。岩壁上用赤铁色画有大小马10余匹,这些马有人骑着的,有人牵着的,也有静立的,奔驰着的,各种不同形态,此外还有几个难辨其义的图型。壁画呈横长形,大者高0.4米、宽0.49米,小者高0.09米、宽0.07米,最小者为点。正是因为这些生动而富有意义的壁画,马马崖这个名字逐渐在民间传开。


壁画起源于何时,一直是个谜,在当地人的记忆中,壁画自古就存在。由于地处偏僻,直到1965年发现后,才渐渐为外界所知。1982年2月,马马崖壁画被公布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60年代,很多学者开始研究马马崖壁画的起源和释义,它也逐渐闻名遐迩。关岭民族高级中学教师解飞对岩画颇有研究,他说:“马马崖壁画是花江壁画群的重要部分,也是关岭重要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如今,这些壁画已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吸引着众多的中外专家和学者前来探访。同时,无数游客纷纷前来探秘,共同感受那份古老而神秘的魅力。


微信图片_20250603111852.jpg

安顺市关岭自治县普利乡马马崖村鲜花成海的美景。(关岭自治县委宣传部供图)


岁月留痕古韵犹存


马马崖村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有着马马崖壁画、汉元洞、古彝人遗址、古战场、古赛马场等文物古迹,村落整体风貌保存较好。古村寨中仍有许多传统民居古建筑,大都为木质结构。寨内古石板桥和古井分布较多,还有古城墙、古驿道、古渡口、古墓碑等,每一处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距马马崖壁画2000米的汉元洞,长10米、高8米、宽4米,容量320立方米,因洞璧上题有“汉元洞”3字,故名汉元洞。汉元洞内和其他几处的壁画,除画有马、人和鸟外,还画有鱼、龟、太阳、水等图案,其绘画手法完全不同于马马崖壁画。汉元洞崖上还题有一副对联及一首七绝诗。这些壁画为研究民族地区生活习俗提供了依据,具有重要的历史及艺术价值。


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布依族先民们,自古繁衍生息于北盘江流域,人们依然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传承着布依族土布制作技艺和布依族铜鼓文化等传统文化,为这个古村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


微信图片_20250306115727.jpg

安顺市关岭自治县普利乡马马崖村的马马崖壁画 。(关岭自治县委宣传部供图)


布依族土布制作技艺具有自纺、自织、自染的特征,从纺线到染布需要多道工序,全由手工完成。由于制作过程过于复杂,加上布依族没有文字,因此长期以来这门技艺全靠言传身教进行传承。2007年,关岭自治县土布制作技艺被列入贵州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每逢喜庆佳节,布依族人民都要舞龙。布依族舞龙千姿百态,有盘龙、转龙、跳龙、卧龙、飞龙、翻身钻肚、二龙抢宝、滚绣球、飞越火海等多种形式。舞动起来,满场飞舞,翻腾翔跃,栩栩如生。舞龙的乐器有锣鼓、唢呐、长号、铜鼓等。


2014年马马崖村下瓜一组入选全国第三批传统村落名录,2019年马马崖村获“贵州省第四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称号。


桥旅融合助力发展


除了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马马崖村还有着河谷地带特有的自然风光,有上瓜、下瓜风景区,还有下瓜瀑布,峡谷飞瀑,美若仙境,与马马崖壁画相得益彰。凭借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文化,马马崖村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而至。


安顺市关岭自治县普利乡马马崖村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jpg

安顺市关岭自治县普利乡马马崖村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关岭自治县委宣传部供图)


马马崖村地处花江峡谷大桥的下方,与在建的世界第一高桥近在咫尺,可以直接远眺大桥。2024年以来,马马崖村抢抓桥旅融合新机遇,加大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着力打造集观光打卡、民族风情、农事体验等元素为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


马马崖村种植了大量三角梅、木瓜树、枫香树和鹅掌楸等树种,还有太阳花、薰衣草、万寿菊等花种,形成树绕村庄、鲜花成海的美景,为村庄增绿又增“颜”。


目前,该村成功争取“千万工程”项目资金200万元大力实施景观美化、庭院改造等基础设施提质改造工程,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微信图片_20250306115741.jpg

安顺市关岭自治县普利乡马马崖村下瓜组的古老水车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苑庆磊摄)


“今年下半年,花江峡谷大桥就要竣工了。我们村有绝佳的看桥位置,将来我们会在那里打造一个观景平台,村民们可以建民宿、开办农家乐。”卢长勇信心满满。


马马崖村,这个历史与现代交织、自然与人文共荣的村庄,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美好未来。



上一篇:【乡愁印迹·村史村事】安顺市募龙村:青山深处藏古韵

下一篇:持续深化市场化配置改革!《经济日报》头版:贵州构建数据要素生态开发体系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