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言】把旅游“痛点”变成“通点”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2日

微信图片_20241126115704.jpg

日前,2025年多彩贵州满意旅游痛客行在贵阳启动,邀请省内外广大游客发现和提出贵州文化旅游服务存在的痛点、短板和隐忧,全面开展痛点征集与治理,助力贵州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旅游是“体验经济”“口碑经济”,没有谁不喜欢好评而喜欢差评,贵州却从2017年开始,连续多年开展多彩贵州满意旅游痛客行活动,鼓励游客和群众投诉举报旅游中发现和遭遇的“痛点”,为的是尽可能发现和解决问题,虚心听取游客的意见建议。活动自上线以来,浏览量已达1000余万人次,收到具有重要价值的意见、建议2500余条。

出门在外,不少游客会有“人生地不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对旅行过程中遇到的不满意,往往会“自认倒霉”;即便是反映投诉,也要付出较大的时间成本……结果就会透支了游客的信任。而对于管理者而言,旅游市场治理工作庞大、繁杂,游客能最精准地发现旅游发展中的痛点。

游客的痛点,就是旅游的短板、隐忧所在。“痛客行”坚持刀刃向内,以制度形式搭建起与游客沟通交流的桥梁,破解游客“不想说”“无处说”“说了也白说”等隐忧,为旅游主管部门维护市场秩序、优化旅游服务提供决策依据和行动指南,缓解了游客之急、纾解了服务之困。

近年来,贵州年均旅游接待人数、人均消费屡创新高。客流增多、诉求叠加、需求变大,一些平时容易被忽略的“小问题”往往会被放大。凡是涉及游客切身利益、旅游体验感的事情,对于旅游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大事。收集到的2500余条意见建议就是2500多个“痛点”,大大小小的痛点汇聚到痛点征集平台,经过核实、甄别之后被分发到所属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门,并监督整改。

黔东南州,针对游客反映的某景区夜间交通拥堵问题,迅速协调交通、公安等部门,优化周边交通组织,增设临时停车场,并在节假日高峰期增派疏导人员,有效缓解拥堵状况;为确保整改到位,文旅、公安、市监、交通等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联合暗访,定期实地核查整改情况。

铜仁梵净山景区,针对游客反映的基础设施短板,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投入真金白银完成金顶区域厕所升级改造、停车场充电桩建设、金顶智慧叫号管理系统、万宝岩至天街游步道遮雨棚增设、标识标牌更新及黑鱼公路多处地质隐患点治理等工程,持续完善基础服务功能,提升游客体验感。

安顺黄果树景区,持续投入资源优化景区设施,全面升级标识系统,使其更清晰易懂,便于游客游览;融合地域文化元素设计标识,串联景点、服务点与应急通道;同步上线景区自助导览小程序,游客扫码即可获取“定制化”游览指引。从“物理标识”到“数字指引”,构建全场景游览网络,让游客“行有所向、游有所依”。

……

发现“痛点”更要及时消除“痛点”。多年来,贵州省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对“多彩贵州痛客行平台”征集到的痛点逐一办理、回复、整改。旅途的糟心事有人管,获得广大游客的关注与好评。

“痛客”就是“贵客”,满足游客高品质旅游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痛点”“难点”的过程。九年如一日刀刃向内,敞开大门问计于客、问需于客,保持“闻过则喜”的态度,发扬“有则改之”的作风,实现“集思广益”的效果,外在的约束逐渐转化为内在的自觉,“痛点”变成了“通点”,“难点”变成了“亮点”,多彩贵州用心呵护每一段旅程。


上一篇:8月1日起,现金买金超10万元需上报

下一篇:多部门联动护航!榕江1487名考生已完成高考志愿填报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