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汛期来临,安顺市以 “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 为目标,全面升级防汛应急响应机制,以人工巡查加技术监测的模式,构建起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实屏障。
来到西秀区东屯乡革寨村,大雨暂歇,薄雾还笼罩着革寨水库的坝体,巡查员们正在进行着当天的巡检。
现场音:革寨水库昨天下雨30个毫米左右,今天已经溢洪20公分。
革寨水库自上世纪70年代建成以来便肩负着 1.25 万亩农田灌溉与 2 万亩区域防洪重任,直接保障下游 11 个村寨、1.5 万群众的安全。今年入汛后,水库管理处每日定时由专职巡查员对大坝迎水面、背水坡、输水隧洞等关键部位进行人工巡检,重点排查坝体裂缝、渗漏点及溢洪道畅通情况。
西秀区革寨水库管理所所长 詹挺:革寨水库属于安顺西秀区东屯乡,革寨水库的灌溉面积为12000亩,库容560万方。进入汛期以来,我们24小时人员值班值守,每4小时观测水位、信息报送,加强安全运行管理,确保2025年安全渡汛。
来到西秀区双堡镇左官村,雨势正大,村支书手持雨伞,正带头查看芦荡山塘的涨水情况。芦荡山塘虽属小型水利工程,却直接关系周边农田排涝与村寨的用水安全,进入汛期以来,村里建起了巡查小组,定期开展拉网式排查。
西秀区双堡镇左官村党支部书记 鲍灵怀:每年的汛期当中,我们成立了汛期巡查小组,由村民组长、山塘管理人员和村支两委组成的这一个小组。然后就分工,分成小组,每小组三个人。轮回地对山塘管理巡查,确保山塘能够安全渡汛。
据了解,目前全市 37 座水库、126 处山塘均全部明确 “行政责任人 + 技术责任人 + 巡查责任人” 三重责任机制。将持续落细落小落实监测预警、会商研判、隐患排查、值班值守、预警叫应、转移避险、应急准备和抢险救援等各项防汛减灾救灾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安顺台记者 常娴贤报道
编辑:潘慧
责编:丁世飞
编审:刘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