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修葺一新的深河桥边放眼望去,满目苍翠,流水潺潺。80年前的硝烟早已散去,这座饱经风霜的石桥依然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1944年11月底,日寇从广西兵分三路进犯贵州,独山、荔波、三都、丹寨等县相继沦陷。日寇所到之处大肆烧杀掳掠,黔南人民遭受空前劫难,史称“黔南事变”。日寇侵入独山县境内后,遭到中国军队层层阻击。黔南各族人民组成村寨护卫队,同仇敌忾打击日寇。为阻止日寇继续北进,给中国军队布防马场坪、黄平一线争取时间,中国军方决定炸毁深河桥。
深河桥与远处兰海高速深河大桥遥遥相望。李嘉琪 摄
12月1日下午,美军军官弗兰克·亚瑟·格里森率领小分队前往深河桥北侧执行炸桥行动。
随着一声巨响震彻山谷,深河桥轰然倒塌。中国军民凭借顽强意志与殊死抵抗,在枪林弹雨中筑起不屈的防线。此后,日寇再未能组织有效的北进攻势,开始节节败退。至此,深河桥成为了日本侵略军深入我国西南腹地的终点。
深河桥犹如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来路,也指引去途。深河桥抗战遗址陈列馆建成20年来,无数参观者在此凭吊历史、聆听岁月深处的回响。仅今年以来,该陈列馆已接待观众超15.9万人次。抗战精神正跨越时空,在新时代焕发着磅礴生机。
“29军91师在此防守阻击日军进攻。1937年卢沟桥事变,也是驻守卢沟桥的29军奋起抵抗,打响了全民族抗战第一枪。”
麻抹社区建设彩稻基地描绘独特的抗战记忆。李嘉琪 摄
“一北一南,一始一终,也就有了‘北起卢沟桥,南止深河桥’的说法。”
…………
讲解员何立武去年进入陈列馆工作,他以一股“刨根问底”的劲头投身讲解。每当有观众对某张老照片的背景故事感到好奇,他便查阅档案,向专家请教,更准确、更深刻地将那段历史,生动地传达给每一位参观者。
在这片曾被战火灼伤的土地上,深河桥抗战遗址所承载的坚韧与不屈,正激励着这座城市不断迈向振兴、重焕光彩。
2023年7月,深河桥所在的麻万镇麻抹社区入选贵州省第三轮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红色文旅与特色产业协同发展,绿水青山与整洁村居相映,正大步迈向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如今,重建后的深河桥已成为210国道的一部分,不远处的G75兰海高速深河大桥如虹跨谷,与之并列而行的都独大道也通车在望。随着贵南高铁全线贯通,独山迈入高铁时代,加入黔桂“2小时朋友圈”。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已成为串联起独山一二三产协同发展的重要纽带,为当地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石龄豪所在的独山县第二中学全校师生集中收看九三阅兵直播。(图/独山融媒体中心)
在这片曾被战火灼伤的土地上,多元产业正迸发出强劲动力。6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生产的时令蔬菜,通过冷链物流6小时便可送达大湾区市场;小微型轴承产业从零起步,精密制造的轴承产品远销10多个国家及地区;新能源产业乘“光”而起,与装备制造、特色轻工等产业协同并进。独山县去年规模工业总产值达36.85亿元,同比增长14.8%。
深河桥下流水依旧,而桥上,时代的车轮与奋进的足音交织,汇成了这片土地大踏步走向未来的坚定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