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的天安门广场上,黔东南州岑巩县马家寨小学校长高纯坐在观礼席上,目光紧紧跟随着受阅队伍,激动的心情难以克制。高唱国歌,目视国旗缓缓升起的时刻,他的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这个把家安在山坳小学的乡村教师不会想到,26年前踏进学校的那条泥泞小路,会通向祖国最庄严的广场。更令他挂念的是,他的孩子们正在教室里等着他,等他讲阅兵场上的故事。
回到家乡,他马上在思政课上给孩子们讲述这趟难忘经历,“我们就坐在天安门广场的左边,看到我们国家那些新型武器,漂亮的大飞机,还有参加阅兵的士兵和青年志愿者那种精气神,那就是团结精神、奋斗精神……”
孩子们瞪着好奇的大眼睛,认真聆听高校长的述说。吴逸哲听得格外认真:“校长给我们讲了祖国的武器非常强大,军人他们的动作统一,眼神非常坚定。我以后也想当军人,要好好学习,养成好习惯,考上好大学。”
其实在去年9月,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的高纯,已经第一次来到了天安门广场,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这是对他20多年乡村教育最大的肯定。
高纯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全国模范教师”表彰 右一
1999年,从凯里民族师范学校毕业的高纯回到自己的家乡国家级贫困县岑巩,走进马家寨小学时,脚下是粗糙的水泥地,眼前是简易的木制黑板。刚入职的他是个“万金油”教师,语文、数学、体育一肩挑。“那时候学生成绩不太理想,经常有人逃课。我就带着作业本,挨家挨户找去家访,骑行家访的十多年间,坏掉了三辆摩托车。”
原马家寨小学
高纯有一个印象最深刻的学生,当时准备从村里转到镇上的学校,但是高纯却怎么都不同意:“家长说镇上教育资源好一点,准备带着孩子走,我想方设法把他留下来,因为我知道,孩子想走是因为他沉迷网络游戏,想去镇上的网吧,把他放走这孩子就完了。”连续几周上门沟通,改变了家长的想法,也把这个差点辍学的少年拉回课堂。一年后,这个学生以全县前40名的成绩考入重点中学,如今已在深圳成为企业骨干。
“我总跟学生讲,我们村小也能飞出金凤凰。”高纯常提起自己教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一位考上西南师范大学的姑娘,成了照亮山坳的第一束光。“农村孩子,读书是走出大山的最好出路。”这句在高纯心里默念了26年的话,成了他坚守的理由。
随着脱贫攻坚深入推进,马家寨小学的条件逐步改善。2021年,贵州提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项目,高纯和老师们就琢磨着,将滚铁环、打陀螺、踩高脚马这些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大课间和体育课。没那么多资金买器材,高纯就带着老师们一起动手做。“市面上一个呼啦圈20几块,弄湿水还容易坏,上街买自来水管,自己做下来就3块5,给学生锻炼身体是没问题的。”高纯还带领年轻教师上山砍木棍,做高脚马。“虽然学校小、资金少,但我们怎么都要想方设法把特色体育搞起来。”高纯说。
“叮铃铃——”大课间的铃声一响,马家寨小学的操场瞬间活了。没有精致的塑胶跑道,也没有昂贵的运动器材,但自来水管弯成的呼啦圈、山上砍的木棍做的高脚马、自己焊接的铁环,把不大的操场填得满满当当。
不仅自己玩,孩子们还给记者介绍起他们的创新玩法:骑着高脚马可以跳绳,打陀螺可以对战,学生许广飞说,这些东西只有在学校玩得到,在家里玩不到,所以喜欢学校。学生吴继谋告诉记者:“我们学校每个人都会培养一个兴趣爱好,陀螺、铁环、高跷我都会,只要肯学习,什么事情都做得到。”
体育老师吴能辉介绍,滚铁环培养他们的专注度,踩高跷培养孩子的耐力,还有掌握平衡的技能。学生玩得多了,就鼓励他们去创新,身体素质提高了,学习方面也提高。
最让高纯欣慰的,是一位生病学生的变化。“这个孩子在家待了两年,不说话,也不出门。他父母找到我,说校长,孩子听说你们学校能玩高脚马,想让试试。”高纯当即点头:“让孩子来,我教他。”
“孩子刚来的时候,攥着高脚马的木棍,不敢上,我们就在旁边托着他,一步一步地鼓励。”高纯说,“慢慢学会了以后,孩子眼里有了光,嘴角还微微翘着。后来他不仅敢跟同学一起玩,还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和老师越来也亲近,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学。”
如今的马家寨小学,30分钟的大课间成了最热闹的时光,这些“土器材”练出的,是孩子们自信的笑容,挺直的腰板,还有逐年上升的成绩。在今年全县的综合考评中,学校有五个年级获得了第一名。
高纯说:“基础教育阶段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养成教育,特色体育运动对于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效果,他们的胆子胆量变大了,乐于沟通交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管理能力得到了加强,素质越来越好。”
从教20多年,学校走出了200多个大学生,高纯个个如数家珍。如今的马家寨小学,也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村小。
“阅兵场上,那些军人和高校志愿者们的精气神让我想起咱们的学生。”高纯说,他想把那股“雄赳赳、气昂昂”的劲头,种在马家寨小学的操场上、课堂里。
如今,水泥地的教室早已翻新,木制黑板换成了多媒体屏,高纯从年轻教师变成了经验丰富的校长,岑巩县也从“乡村教育薄弱”走向“城乡教育均衡”:岑巩县成立6个教育集团,成员校内人、财、物统一调配,全县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连续8年突破1000人,占比超66%。2024年,岑巩县入选“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全国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
高纯说:“教书是良心活,你对孩子用心,孩子就会给你回应。我对教育的热情永远不变,我就继续守在这,让更多山坳里的孩子,能看见比山还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