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2025年贵州省农业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暨科企合作展示推介活动”在贵阳举行。活动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州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主办,聚焦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搭建农业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平台,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活动举行了创新成果展示发布、创新产品推介和签约仪式,来自省内外的20多家科研院所和45家企业将进行为期3天的展示展销。现场发布了46项科技成果。贵州五福坊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花溪牛肉粉产业发展经营集团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作创新产品推介。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食品加工所、油菜研究所、园艺研究所、水稻研究所、油料研究所与7家企业签订系列成果转让、技术服务合作协议,涵盖品种资源、食品加工、先进技术等领域。
“十四五”以来,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聚焦种业振兴、高效种养、农产品加工等核心领域,攻克了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取得了一批“藏粮于技”的突破性品种与技术,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成果,育成并经省级以上审定(认定、登记)新品种302个;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2156篇、出版专著66部、制定发布标准/规程128项、获得知识产权697项;主持完成并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37项。选育的品种、集成的技术常年占贵州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50%以上。
“此次活动搭建起科技与产业对话的直接平台,通过‘科研单位技术优势+协会行业优势’协同发力,让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生产车间,帮助企业降本增效、转型升级,真正实现‘科研课题从生产中来、科技成果到产业中去’。”贵州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会长姜流表示。
“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让优质特色农产品能够实现优质优价,农产品加工是一个重要的方向。我们围绕产业和企业需求,整合农科院所有研究所打通上下游链条,并与国家头部科研院所开展紧密合作,加快推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助力地方产业和贵州农业高质量发展。”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团队负责人夏锦慧说。
此次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通过敞开科技创新合作大门、深化科企成果精准对接,将进一步聚焦企业在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面临的技术瓶颈与产业难题,为企业提供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支撑。此举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更将加速推动贵州农业产业向精细化、高端化转型升级,为市场持续输出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绿色农产品,助力农业产业化进程迈上新台阶。
“我们一直重视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了贵州省猪肉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系列成果解决了企业在产品创新、保鲜、质量提升等方面的难题,给企业带来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贵州五福坊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怀平说。
与此同时,为加强农业科技成果展示推介和转移转化,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常态化设立了成果交易中心和展示中心,搭建科企供需对接平台和成果转化产品展示销售窗口,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务企业、服务产业发展,支撑产业提质增效、迭代升级。
“本次活动围绕农业产业化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以及品种品质品牌培育和打造,将重点解决科研单位和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处副处长潘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