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11月13日,在贵州省“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邹康说,“十四五”以来,我省全面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坚持以市场化方式谋划项目、推进项目,让每分投资都赋能高质量发展,让每个项目都助力赶超跨越。

锚定“五个聚焦”,科学谋划项目布局。紧扣重大战略、政策规划、集聚平台、头部企业和群众需求,系统谋划一批带动性强、惠及面广的重点项目。
比如,在产业领域,我们聚焦头部企业,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以头部企业带动配套项目集聚。近年来,宁德时代、奇瑞、吉利、比亚迪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投产。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邹康作介绍
在重大项目带动下,全省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从2020年的17.9%提升至2024年的34.1%,今年前三季度达36.1%。比如,在民生领域,我们聚焦群众需求,系统谋划并推进教育、医疗、住房、养老、托育等一批民生项目。
“十四五”以来,累计争取到中央资金225亿元“投资于人”、服务民生,既增进了百姓福祉,也扩大了公共供给,让发展成果更公平、更温暖地惠及千家万户。
紧扣“三张清单”,系统抓实项目前期。建立了当年、次年以及计划5年内实施的“三张清单”项目,设立省级专项资金,建立多部门联审机制,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为争资争项、招商引资奠定了坚实基础。

花江峡谷大桥。牟绍莉 摄
“十四五”以来,累计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各类中央资金1450亿元以上,推动铜仁至吉首铁路、黔桂铁路增建二线、宣威和花滩子大型水库等一批重大项目获批建设,为全省扩大有效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创新“5+3”机制,高效推进项目建设。聚焦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及基础设施5大领域在建项目,以及工业、农业、服务业3类产业拟招商项目,建立“5+3”工作机制,每个市(州)分领域各推10个重点项目,由省级统筹协调,突出解决项目建设资金、用地保障等问题。
目前“5+3”工作机制已覆盖省、市、县三级,问题协调效率显著提升,“抓项目必须抓问题解决”成为全省共识。以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为例,作为全省投资规模最大的产业项目,仅用70余天便完成用地审批,目前建设正在全面推进。
今年前三季度,省市县三级“5+3”项目对全省投资贡献率达71.8%,支撑了投资平稳增长。
上一篇:省市县三级联动抓项目促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