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 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起步期,也是安顺市锚定高质量发展的攻坚突破期。我市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布局,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 产业发展部署,立足自身航空工业深厚底蕴,将贵州航空产业城建设列为重点工程,以钉钉子精神推动项目落地生根,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走进安吉精铸航空产业园,平直宽阔的道路两旁绿意盎然,灰白相间的标准厂房鳞次栉比,车间内机器轰鸣,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忙景象。在省、市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安吉精铸加速入驻园区,完成铝合金精密铸造、高温合金中小件铸造等核心业务的设备安装调试,一期项目已全面投入生产,2024年产出规模达1亿元。

贵州安吉航空精密铸造有限责任公司战略规划部条件建设办公室主任 陈垚:当前,我们正全力推进国家工业母机——大型热等静压中心的建设工作,力争早日建成填补该领域的国内空白,提升我国在高端精密铸造领域的自主保障能力,在强链补链方面,通过深化产线数字化改造,优化工艺流程,提升公司关键工序生产效率与产品一致性,为企业高质量快速发展注入新动能。

当前,贵州安吉航空精密铸造有限责任公司二期项目正紧锣密鼓推进,将建设大型钛合金、高温合金及大型热等静压生产线,预计2027年建成。投产后,将填补国内2米级热等静压设备领域空白,显著增强我国高端航空材料自主保障能力。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安吉精铸产业园启动建设以来,在省、市、区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公司克服了资金、土地、规划到配套建设中的一系列难题,保障了项目整体进度。
贵州安吉航空精密铸造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马挺:从项目对接到落地投产,政府部门提供了“管家式”、“一站式”服务与支持。当前,借着贵州航空产业城建设的东风,安吉发展势头强劲,2024年工业总产值同比提升8%,营业收入同比提升6%,为地方解决1000余人的就业,贡献税收也在安顺重点工业企业前列。

作为国内铸造工艺门类最全、产品谱系最完整的专业化铸造企业,近年来,安吉精铸积极发挥“链长”引领作用,从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发力,助力贵州航空产业形成集聚效应。2023年,公司成功引进6家机械加工企业入驻安吉航空产业园,带动园区新增高性能机械加工设备投资近1亿元。
贵州安吉航空精密铸造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马挺:下一步,安吉公司将继续坚持航空为本的战略不动摇,继续发挥龙头企业的优势,加强与园区合作伙伴的合作,探索建立更加紧密的供应链协同机制,提升园区产业链的韧性和竞争力,开放共享国家技术中心研发平台,引入更多高质量合作伙伴;我们还将积极用好用足航空产业城人才政策,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为平台,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安吉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努力成为航空产业城创新链条的关键一环。
如果说安吉精铸这样的企业是航空产业城的“制造脊梁”,那么贵州安立航空材料有限公司就是产业链上的“材料先锋”。成立于2023年的安立航空材料公司,是西南地区航空材料领域的新兴代表性企业,专注于航空新材料、钛及钛合金、高温合金等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凭借核心技术创新在行业内快速崭露头角。

贵州安立航空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鹏飞:预计11月中旬进行热调试,达产后营业收入预计2.2亿,通过新建航空新材料产业,借助中航重机相关技术与资源,能够快速融入航空工业体系,对安顺乃至贵州的航空新材料发展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同时开展返回料优化再生研制与生产工作,也可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对航空新材料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了解,贵州安立航空材料有限公司计划于今年年底建成3000吨/年钛合金新料VAR熔炼产线、1500吨/年钛合金块料回收料清洗产线。后续将适时建设1000吨/年钛合金屑料回收料清洗产线、5000吨/年钛棒锻造生产线,快速形成特种合金“清洗+熔炼+锻造”全流程生产能力,构建中航重机特种合金材料供应及循环再生利用体系,精准对接中航重机在特种合金材料供应及循环利用方面的需求。

贵州安立航空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鹏飞:公司选择入驻该园区,一是产业协同发展,中航重机在安企业有安吉精铸、安大锻造,安立航材是中航重机构建“材料研发及再生、锻铸件成形、精加工及整体功能部件”新生态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延链、补链、强链的重要意义;二是西秀区营商环境很好及政府支持力度大,利于企业的落地发展。
项目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为进一步夯实产业根基,一方面,我市围绕投产达产狠抓存量项目建设,加快安立航空新材料、安虹精密机械加工、亿航智能航空器制造等一批项目在年内建成交付。持续加快速威合金、上海先越、航新科技、翼晟航空、天禹航燃等115个在建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尽快落地建设。
与此同时,我市聚焦航空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精准开展招商引资。自贵州航空产业城规划建设以来,已成功引进航空装备产业及配套项目90个,总投资173.01亿元,为产业集群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吴玲
通讯员:安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