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黔行|大医黔行尤解疾——贵州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效初显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22日

“我们努力让群众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建成5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老百姓在贵州就能享受到发达地区带来的优质医疗资源。前不久,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为出生仅6天的婴儿,成功施行肝脏肿瘤切除手术,创下全国最小年龄纪录。同时,我们加快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更多老百姓就近看好病。”

6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在北京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贵州专场。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炳军围绕“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开创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主题,介绍了我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高质量建设取得的成效。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jpg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

近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又创下了一个贵州首例——实施微创介入手术让出生仅25天的新生儿获得“心”生。该院儿童心脏中心通过微创介入手术成功为右心室发育不良、肺动脉闭锁/室隔完整的新生儿开通了右室流出道。据了解,该项技术堪称新生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制高点之一。

许多罕见病、疑难杂症在省内得以医治,其根源在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贵州地处西南,医疗资源薄弱,百姓看病就医,特别是看疑难杂症着实不易。为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难题,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决策、亲自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地遴选国家级高水平优质医疗机构作为输出医院,到患者流出较多、优质医疗资源匮乏地区建设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群众身边延伸。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一角.jpg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一角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贵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落脚点,努力让老百姓看病就医有保障。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事关人民健康福祉。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机遇,省领导多次会见输出医院领导及专家,逐个项目实地调研,连续4年纳入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政府工作报告推进。省卫生健康委、省发改委、贵阳市、贵安新区、毕节市等各级各部门通力配合、走访争取,7次顺利完成国家线上评审、线下复核。

把最好的医院、最强的人才引进到贵州。通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加快贵州特色专科及短板学科建设,建设医疗新高地,整体提升医疗水平,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上顶级专家,保障大病重病患者在省内治疗,减少跨省外转就医。

前不久,浙、黔两地千里联动,使用5G超远程机器人为毕节患者做肿瘤根治术。“视野清晰、操作稳定。感觉就像现场亲手操作一样。”浙江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祁小龙操纵总院的国产机器人,显示屏清晰展示着患者腹腔内的手术情况。通过5G信号保障了无延时,手术基本同步进行。随着祁小龙手指轻微运动,手术室中的机器人机械臂瞬间成为他的“妙手”,轻巧灵活地寻找着最佳手术位置。

在浙毕医院泌尿外科手术团队紧密配合下,不到1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拇指大的瘤体被取出,术中出血仅5毫升。术后5天,患者康复出院。据介绍,该手术是继2023年该院西南地区首例5G超远程国产机器人援助腹腔镜下左肾肿瘤根治术后,又一例5G超远程机器人手术,且保留了患者肾脏,难度更大。

6月17日,吴坚(右二)坐诊为老年患者看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家林 摄.jpg

6月17日,吴坚(右二)坐诊为老年患者看病。

在开展新医疗技术的同时,前沿医疗新理念也随着大医们一路“黔”行,浸润到医护心中,落实到行动上,受益到患者身上。北京积水潭医院关节专家吴坚带来“个体化膝盖关节置换”理念,与传统标准化手术形成合力,为患者提供最佳关节治疗方案,不仅患者疗效更好,同时减轻了医保和患者负担。3个月来,该院已经开展个体化手术治疗近百例。

“吴主任来到医院后,把新的理念引入到科室,营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医护人员现在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关节科医生高原跟诊吴坚3月,见证了从理念转变带来的医疗改变,如今,越来越多关节患者通过口碑选择到该院治疗。

随着我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步伐,一项项技术成果转化为惠民实事。截至5月底,5家输出医院累计派出专家847人。借助专家技术优势,“一院一策”制定医院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引进工作方案,引进新技术新项目548项,其中填补国内空白4项、西南空白19项、省内空白105项,带动新增或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项目58项。围绕贵州跨省外转、省内救治能力不足的重点疾病,针对性派驻专家,迅速提升医院疑难病症救治能力,实现群众大病不出省,5家项目医院累计开展手术6.27万例,疑难病手术占比高达77.8%,累计吸引12.9万省外患者来黔就医。

>>>>>>>>>>>>

大医黔行 | 中山一院贵州医院:建设高水平专科,让患者近享优质医疗服务

大医黔行|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骨伤科:推广“手法为先、针灸药随、治养结合”理念

大医黔行 | 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让患者在游戏中接受康复治疗

大医黔行|中山一院贵州医院蔡金辉:带好护理队伍,倾力服务患者

大医黔行 | 浙毕医院何洪峰:把更先进的超声技术留在毕节

大医黔行 | 浙毕医院成功开展全省首例腹膜透析管腹腔镜法复位术

大医黔行|中山一院贵州医院孙祥宙:努力为贵州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大医黔行|一周压缩至48小时! 西南地区首个老年髋部骨折治疗中心大幅缩短患者治疗时间

大医黔行 | 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京黔协作让更多科研成果造福患者

大医黔行|“护士节”前访护士:“执灯的天使” 医生的“眼睛”

大医黔行|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院长冯超:以新质生产力建设高水平医院

大医黔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院长张马忠:将技术平移到贵州

大医黔行·短评|胡家林:把更多医疗人才引进到贵州

大医黔行 |者仁心 守护健康

大医黔行 |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首次完美“执行任务”

大医黔行|浙毕医院历时百天成功抢救600克超早产儿

大医黔行|北京积水潭医院派驻专家行勇刚贵州医院脊柱科坐诊记

大医黔行|无中生有 有中向优:“家门口”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来了

大医黔行|“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达1664名

大医黔行 |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西部行学术交流活动在贵阳举办

大医黔行·记者手记|胡家林:“家门口”就能挂“北上广浙”专家号的便利来自哪里?

大医黔行|“家门口”看北上广浙名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破解我省群众看病难

大医黔行 | 毕节首台超高端CT开机

文、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家林


上一篇:古巴宣布加入起诉以色列的国家行列

下一篇:聚焦北京图博会贵州展团|陈祖武:丛书出版助推清水江文书进一步发展

资讯更多>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只争朝夕抓落实 凝心聚力促发展】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部署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 乡村振兴 贵州航空产业城建设 政法队伍建设 安全生产等工作
  • 【乡村振兴】五届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暨全市创新财政涉农产业资金投入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召开
  • 【乡村振兴】新闻特写:创新财政涉农产业资金投入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只争朝夕抓落实 凝心聚力促发展】尹恒斌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议 传达贯彻李炳军省长到安顺调研时的讲话精神 安排部署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工作
  • 【党纪学习教育】胡吉宏作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报告
  • 【创文进行时】我市召开禁毒工作新闻发布会
  • 【党纪学习教育】杨昌鹏在西秀区新安街道家喻社区参加党纪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时强调 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建好建强基层党组织 把服务群众做深做细做到位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只争朝夕抓落实 凝心聚力促发展】我市与莱仕康(北京)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召开座谈会并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尹恒斌与政协委员座谈听取政协委员关于推进营商环境大改善的意见建议
  • 政协安顺市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召开
  •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