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北有万里长城,南有千里屯堡。”
在贵州大地,气象万千的屯堡文化,历经600多年的岁月流转,依旧光彩照人。600多年来,屯堡文化在贵州扎根、生长和演化,形成了兼具特殊性和唯一性的文化现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传承守望的家国情怀,见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挖掘屯堡文化内涵,展示屯堡文化的特征、影响和时代价值,贵州日报报刊社聚焦“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推出“家国六百年·屯堡印记”大型主题报道,和读者一起走进历史深处,领略屯堡文化的独特魅力。
6月28日,在南京市举行的“家国亲情六百年”——2024“多彩贵州”夏季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江苏)暨招商推介会上,贵州省发出了“六百年家国,三千里故乡”的“寻亲之旅”邀约,欢迎南京人来贵州屯堡,找寻这份六百多年的乡愁。
不远千里“走亲戚”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鲍家屯村的鲍安凤是鲍氏入黔第二十二代,她说眼下已经繁衍到第二十六代了,有的“步子迈得快”的同乡50多岁就已经当上“老祖太”。2010年,鲍家屯20多个鲍氏后代回到故乡——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棠樾村寻根,鲍安凤就是其中一员。“在那里我们开了家族会,真正体会到天下鲍姓一家亲。”
鲍姓是古老的姓氏,从鲍叔牙一路下来,鲍姓的世代繁衍、开枝散叶,都在族谱中有着清晰的记载。鲍氏入黔始祖在明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调北征南”的诏令之下,由安徽省迁移而来。入黔600多年,鲍姓从鲍家屯辐射到贵州省各地,现在贵州省的鲍姓后人已有1万多人。
鲍家屯的丝头系腰“家传手艺”。贵州电视台供图
即使没去安徽省寻根,鲍姓后人们也能从传说与现实中找到与故乡的关联。“以前鲍家屯的人们洗澡,女的在大菁山,男的在大菁山下的小龙潭——也就是女的在上游洗,男的在下游洗,女尊男卑。这在当时看来的前卫之举,其实是他们的传统。”鲍安凤说,“棠樾村就有女祠,那时是亚洲唯一的女祠。”
郑汝红是天龙屯堡大户人家郑氏的后人,2024年6月,在江苏省南京市“家国亲情六百年”——2024“多彩贵州”夏季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江苏)暨招商推介会上,郑汝红走上台,用屯堡话向江苏人介绍屯堡文化。2001年,他所在的天龙屯堡的各位族长到南京市寻亲,经南京市政府批准,返回屯堡时他们还带回了明城墙的城墙砖和南京故土,在天龙屯堡九道坎种下怀念家乡的树和立碑来昭示后人。
准备地戏演出。李立洪 摄
郑汝红是安顺市平坝区地戏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作为屯堡人精神生活“重头戏”的地戏,唱腔高亢,气质雄壮,唱词皆为过关斩将的战争故事,是明代征南大军军中娱乐的遗存。郑汝红能够演出几十台剧目,小段子《陆文龙双枪占武将》《八锤打闹朱仙寨》《三英战吕布》《梁夫人击鼓战金山》,堂子戏《岳飞传》《杨家将》等,他都表演得入木三分。每当引吭高歌,金戈铁马的岁月如在眼前,从江南故乡迁徙贵州的来路漫漫也如同在眼前。这也是郑汝红另一种方式的“寻亲”。
精神上的“返乡”
并非每个屯堡人都能返回故乡,寻亲成功。安顺市作协主席梅培源也是屯堡人,屯堡梅家也是明代随“调北征南”大军来到贵州的,然而不是来自大多数屯堡人的故乡江南地区,而是来自陕西西安。梅培源说几年前也曾去到西安市寻亲,但线索太少,无功而返。
不能在地理位置上的故乡找到亲人,那就用另一种方式“把根留住”。梅培源多年来致力于对屯堡方言的研究,而研究方向并非就方言说方言,而是着眼于语言的历史演变——这很符合学者所认为的屯堡人在特殊的历史背景所具备的较强的“历史意识”。
安顺市作协主席、安顺市文联《安顺文艺》主编梅培源。受访者供图
也许正是因为回不去的故乡和寻不到的亲人,梅培源在屯堡方言研究和写作中实现着他精神上的“返乡”。他所写的关于屯堡话的文章,比一般学术论文更有文学性,也更充满感情。比如在一篇题为《屯堡文化的外显特征——屯堡方言之大俗大雅》的文章里,他说:“从个人的角度,我相信我们所说的每一个方言字,在我们的汉字宇宙里曾经都能找得到对应的星辰,他们如同流星,我们的先辈都曾目睹其光辉,而到我们这里则因为太过于遥远而变得无法追寻了。而在此时,这些流星仍然都还在宇宙里飞行——你见或者不见,它都在那里。”他又说:“大俗即大雅,这句话用在屯堡方言上正合适——在今天,只要一想到这些方言字词诞生于遥远的《诗经》时代,而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旧说着春秋战国时代的词语,这是一件多么浪漫的事情。”
即使是寻亲成功,一次不远千里的寻亲也不会改变屯堡人的生活。回到屯堡,地理上的故乡仍在远方,精神上的故乡却渗透在日常。
天龙屯堡街景。杨爽 摄
郑汝红不仅是地戏非遗传承人,他肩头还挑着天龙屯堡景区研学旅行的策划、实施和讲解的大梁。每天,他带着游客走在自己熟悉的天龙屯堡街巷,走进屯堡文化传习馆,为人们讲述屯堡的前世今生以及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地戏故事。一路的石头建筑和身穿凤阳汉装的孃孃们,往往让游客在恍惚之间如若穿越到了明代。而能说能唱能演的“老戏骨”郑汝红,就是那个站在江南和屯堡之间、记忆与当下、舞台和真实之间的人,是沟通两者的最好媒介。
郑汝红希望通过地戏与自媒体等时尚传播方式的融合,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屯堡地戏。现在天龙地戏队的演员有老有少,老的六七十岁,小的十一二岁,年轻人表演的是地戏当中的一些精髓动作,即刁枪、代马、礼三刀等。对郑汝红这样的屯堡后人来说,它们并非只是一场表演,还是对历史的遥望,是渗透进600多年屯堡文化的不绝如缕,更是精神故乡的不离不弃。
地戏表演团队。李立洪 摄
新时代的“亲缘”
寻亲,如果说“寻”指的是屯堡人某一次对江南故乡的实地探访,以及偶尔不远千里的“走亲戚”,那么“亲”更可以理解成一种关系——不仅是屯堡和江南某地,更是贵州和江苏等省在新时代的协作发展中,因为屯堡这一历史渊源而愈加友好和紧密的关系。
以江苏省为例。2024年6月28日,“家国亲情六百年”——2024“多彩贵州”夏季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江苏)暨招商推介会在南京举行,贵州向江苏人民发出诚挚邀请:“诚邀大家走进贵州‘公园省’,穿越屯堡去寻亲。一道感受古老而鲜活的‘明朝掠影’,共同领略屯堡文化蕴含的重大价值、特有魅力!”而表达诚意的具体方式,就是各个旅游景点门票实打实的优惠。
这样的邀请和呼唤,其实是从数百年前的历史深处传来。来自两省之间血浓于水的骨肉亲缘,以及心有戚戚的文化渊源——
首先是一份新时代东西部对口帮扶的情谊。自2013年中央明确苏黔结对协作,两省开展农业、文旅、工业等全方位合作。据统计,2017年至2020年,贵州省铜仁市累计引进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主的东部企业210家,实际完成投资200多亿元;
其次是一条亘古以来绵延流淌的母亲河,让贵州省、江苏省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因“共饮长江水”而紧紧连在一起。贵州和江苏,一在河之畔、江之滨,一在山之谷、云之端,两地文旅产业的合作因资源互补而潜力巨大。总部位于苏州市的同程集团,近年来陆续和贵州省多地开展文旅深度合作。在已经合作的30家酒店的基础上,同程集团还计划未来两年内,将在贵州省落地的品牌酒店总量增加到300家;
第五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现场。闻双 摄
然后当然就要说到屯堡,这段孕育和推动贵州建省的特殊历史。600多年前,随着明代“调北征南”“调北填南”,大量江南地区将士、农民、商贾、工匠迁居贵州,与世居本地的原住民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创造了古风遗韵的屯堡文化,共同塑造了“山里江南”的诗意美好。时至今日,已然在江浙地区消失的明代汉族服饰、语言、建筑等文化风貌,仍然能够与之在贵州屯堡“久别重逢”,而安顺市的天龙屯堡,更是展示明朝江苏移民的历史遗存,保留着江苏人的文化传统,绵延着江苏人的文化血脉。
2024年6月,民建江苏企业家暨江苏省优强企业助力贵州产业发展招商推介会在南京市举行。从明代一纸政令之下的大规模迁徙,到如今的汇聚各方力量,共商合作、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屯堡的“寻亲”故事,有了更新更广阔更与时代脉搏共振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