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苟坝:历史回响美丽红军村
来源:贵州日报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16日

背靠青山马鬃岭、面朝流水大龙井,在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苟坝村,一座800多平方米的老式黔北农家三合院肃穆地矗立在山乡,日复一日地诉说着9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


DSC01529.JPG

苟坝会议会址


1935年春,红军在这里三进三出,于这座老式黔北农家三合院召开了著名的苟坝会议,成立了全权负责指挥军事的“新三人团”,毛泽东由此掌握了红军的指挥权。


长征的红色精神深深印刻于苟坝村,如今这里被人们亲切称为红军村,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苟坝会议会址正处于核心所在。自2014年完善开放以来,红军村已接待参观游客超千万人次,成为红色研学游的重要线路,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探寻这段历史足迹。


DJI_0749.MP4_20250109_204407.325.jpg

保持典型黔北农家风貌的红军村


走进红军村,在一栋栋黔北民居、一件件陈列物品中重温历史,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青山绿水间,最为引人瞩目的便是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危难之际作出重大英明决策的苟坝会议会址。


听历史的回响。1935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苟坝召开,就进攻打鼓新场(今毕节市金沙县)进行了激烈讨论,在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下,会议最终撤销进攻打鼓新场的军事决议,使中央红军免遭了一次重大损失。同时,会议还改组了中共中央军事领导机制,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全权指挥军事的“新三人团”,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DSC01538.JPG

苟坝会议会址内召开苟坝会议的堂屋


这一历史决策,不仅为三渡、四渡赤水的顺利实施及跳出敌人在川黔边的包围圈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更为长征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观红军村,我更深刻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的困难艰辛和我们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在苟坝会议会址,聆听了解说员的讲述,了解了一个个老物件及其背后的历史,76岁的湖南游客向咏雪眼眶湿润,仿佛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她坦言,这次跟随旅行团专程来到遵义,就是为了实地感受红军长征在遵义留下的历史故事。


DSC01519.JPG

湖南游客向咏雪仔细端详了解会址物件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回溯往昔,苟坝会议不仅是一段伟大的历史,更是一段精神的传承。苟坝会议所体现的坚持真理、敢于担当、民主集中、主动求变的精神,留下了重要经验和启示,也为苟坝村今天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精神财富和宝贵契机。


赓续红色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在乡村发展的进程中,苟坝村勇于求变,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持续活化利用红色资源,乘着红色旅游发展的春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全面融入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大盘子的同时,着力谋划发展中药材种植特色产业,奋发有为续写着红军村别样精彩的乡村振兴华彩乐章。


DSC01556.JPG

苟坝会议陈列馆


“苟坝村自发展红色旅游以来,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4年的7000多元增长至如今的20000余元,村民生活越来越好。”苟坝村党支部书记吕松介绍,随着苟坝村人气越来越足,在村集体的带动引导下,这里建成了酒店及民宿近20家,共有床位1260个,扶持发展了农家乐3家,越来越多村民通过就业创业等不同形式参与并享受到了红色文旅发展的红利;同时,苟坝村还因地制宜种植中药材杜仲4500亩,并创新发展杜仲矮化密植技术,建设杜仲加工厂集中收购加工出售,特色产业越发风生水起。


历史回响美丽红军村,在一代代苟坝人的努力下,今日苟坝,红色为底色、绿色为亮色,已成为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在红色历史根植于此的强劲伟力中前行,吕松描绘着蓝图:“下一步苟坝村还将进一步建好完善基础设施,用3到5年的时间再发展杜仲矮化密植1至2万亩,引导扶持乡村民宿再发展,力求增加床位500个,一年接着一年干,接力走好苟坝村的新征程。”



上一篇:黎平会议:进入黎平便看到了黎明

下一篇:猴场会议:伟大转折的前夜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