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当枫香染遇上潮流,贵州女孩在北京掀起“蓝色浪潮”
来源:贵州日报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06日

正月初六,北京朝阳合生汇依旧沉浸在春节的热闹氛围中,在B3层的角落,一片深浅交错的蓝色静静铺陈,吸引着行人驻足。来自贵州惠水的曾瑀琳和父母围坐在摊位前,枫香染的布料、包包、玩偶、服饰整齐摆放,在柔和灯光下泛着温润光泽。市民们好奇地触摸布料、细看纹理,在指尖感受这门来自贵州的古老技艺。


1.jpg

此次展出的枫香染作品以包包、玩偶和服饰为主,手工匠人的细腻巧思在每一件作品中展露无遗。其中,布艺玩偶尤为吸睛,兔子、猫咪等形象憨态可掬,蓝白晕染效果增添一丝古朴韵味。“这只兔子好可爱,颜色很特别!”一位小女孩拿起一个玩偶,兴奋地对妈妈说。曾瑀琳微笑着介绍:“这些玩偶都是手工缝制的,染色用的是贵州枫香树皮,每一个成品的蓝色深浅都独一无二。”


枫香染包袋也备受青睐,从小巧的零钱包到大方实用的单肩包,每款都印着苗族传统纹样,或古朴的几何图案,或灵动的花鸟纹路。“这包太有质感了,颜色很柔和,比市面上的牛仔布包更有韵味。”北京市民邱女士挑选了一款帆布包,满意地向朋友展示。


2.jpg

除了传统风格的服饰,摊位上还特别展出融入潮流元素的枫香染单品,如街舞风T恤、围巾等。“大学时我是街舞社社长,尝试将枫香染融入街舞服饰设计,希望让年轻人看到传统技艺与现代潮流的结合。”曾瑀琳曾带领团队穿着枫香染队服参加全国大学生街舞大赛,让现场观众眼前一亮。


除了展示枫香染技艺,摊位还设置了互动环节,教大家用苗语数数。“来,大家跟我一起念——‘1’是‘nduo’,‘2’是‘o’……”曾瑀琳耐心示范发音,围观市民饶有兴趣地跟着学。一位小朋友鼓起勇气念出“3”(paj),却因发音生硬引得众人笑声连连。“没关系,试几次就好了。”曾瑀琳鼓励道。


3.jpg

“原来苗语的数字读法和普通话完全不同!”在一旁围观的高中生们兴奋地表示,还特意拿出手机录下整个过程回去练习。另一位中年女士笑称:“今天不仅学了点苗语,还看到这么美的手工艺品,真是不虚此行。”


看到大家对枫香染和苗族文化展现出的兴趣,曾瑀琳感受到了满满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她从小在贵州长大,家乡的山水和民族文化深深影响着她,后来到北京求学,但她始终未忘承载着乡土记忆的传统技艺,在家人支持下,她创立了贵州玺逸枫香染有限公司,希望让枫香染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4.jpg

曾瑀琳(右)和朋友


“枫香染不仅是一种染色技艺,更承载着贵州少数民族的智慧与生活方式。”曾瑀琳表示,在现代化和工业化冲击下,许多传统手工艺渐被遗忘,但她始终相信,文化的价值不会因时间而褪色,正如枫香染的颜色随岁月沉淀愈发温润,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门技艺焕发新生,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桥梁。“未来,我希望枫香染不仅仅出现在展会上,更能真正融入日常生活,让更多人感受到非遗的魅力。”曾瑀琳说。



上一篇:实干争春看贵州|镇宁无人机为农作物精准施肥施药

下一篇:实干争春看贵州|“苗姑娘”油辣椒装箱,运往全国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