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贵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新春第一会”进一步树立了发挥比较优势做强产业的鲜明导向。全省上下务必闻令而动,只争朝夕做好这道“必答题”。
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链重组、供应链重塑、价值链重构不断深化,各地都在因应时势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我们要从战略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全力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立足“三者”定位和“五期”方位,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战略引领,以“富矿精开”为关键抓手,以“六大产业基地”为骨干支柱,建设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产业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贵州的经济发展必须通过发挥比较优势来实现,能源、矿产资源、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算力、白酒、旅游等,都是贵州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新春第一会”明确的六个体系,系统制定了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我们要坚定不移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做强“六大产业基地”,做大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健康医药等特色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的工业体系;进一步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构建现代化的农业体系;进一步用好文化瑰宝、自然珍宝,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推动现代旅游业体系提档升级;进一步顺应产业转型、消费升级趋势,持续提升服务业发展整体能级和竞争力;进一步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抢滩未来产业,以产业“含新量”提升发展“含金量”;进一步加快建设“六网”畅通的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坚实“硬件”支撑。
六个体系涉及的产业,都是基于我省比较优势,根据新形势、新趋势确定的重点,是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干”。我们还要深入研究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进一步丰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枝干”,让贵州现代化产业体系枝繁叶茂。
贵州日报评论员
上一篇:同心协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下一篇:数字经济:全面发力 多方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