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5交流周|开放的贵州欢迎你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9日

17536069528983.jpg

“这次到贵州学习直播、视频剪辑、电子商务等专业技能,对未来就业很有帮助,希望有机会能来中国工作。”作为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和泰国博仁大学共建的“中泰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学员,泰国学生张娜玲和5名同学正在贵州进行为期两周的培训。

自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连续举办18年来,越来越多像张娜玲一样的国际青年学生选择到贵州学习交流。这一平台日益成为加强人文交往、深化产业经贸合作的重要国际平台,成为增进民间友好互信、促进青年一代相知相亲的重要纽带。

5.png

开幕式现场

2008年,首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州启幕,中国和东盟共同探索教育合作的前景和途径。彼时,贵州仅有几十名外国留学生,教育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渠道相对有限。

如今,依托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贵州与东盟国家在校际合作办学、技能培训、青少年交流等方面深化资源共享与互学互鉴,吸引着越来越多外国青年的目光,一个更加开放的、包容的、多姿多彩的贵州正展现在世界面前。

8.png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贵州已有32所院校具备招收留学生资格,累计接收来自79个国家和地区的2.3万余人次学生,其中东盟国家生源占比超过70%。这些青年成为跨文化交流最活跃的群体,他们不仅是贵州故事的生动讲述者,也是世界观察贵州的直接窗口。

国际青年看见贵州的同时,贵州青年积极拥抱世界。

LFS_0977.JPG

7月26日,在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上展出的智能机器狗。

在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期间,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拉马克瑞斯纳·西拉姆被一群贵州学子“想成为一名老师”的朴素梦想打动:“贵州年轻人与我交流时,对国外的教育理念很感兴趣,他们希望学习世界各地的教育实践,用到今后的工作中,为中国培养更多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贵州大学青年科研人员研发的预应力钢绞线在印尼等国基建项目中广泛应用,贵州农业职业学院派出青年科技服务团赴老挝琅南塔综合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农技培训和职教合作,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一带一路”电商谷贵州中心……贵州高校正“组团”借力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平台积极参与东盟各国的产业转型。

7月26日,参加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式的嘉宾陆续进场。

跨越山海,贵州在与东盟国家的交流互鉴中不断增强文化“碰撞”。近年来,贵州大力实施包括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在内的“四大文化工程”,借助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平台,积极推动贵州文化走向世界。泰国正大管理学院学术与研究发展事务副校长宋洛评价:“我们的教育理念强调打破课堂与职场的边界,让学生在真实项目中锤炼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高度契合。”

从教育合作到人文互动,再到经济往来,依托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平台,贵州加快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把东盟作为扩大开放、深化合作的重点区域,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不断深化。6月初,贵州省霖生木业有限公司根据越南市场需求对产品进行了更新迭代。今年,该公司已获得东南亚多家建材商的长期采购意向,出口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一个更具韧性的贵州正在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分工,分享发展机会。2008年,贵州与东盟的贸易总额为5.92亿美元。18年来,东盟已成为贵州最大贸易伙伴。今年1至5月,贵州对RCEP国家的进出口总额约92.7亿元;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310份,同比增长40.3%。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站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举办18年的新起点上,一个更加开放、深度融入世界的贵州,将与各国进一步深化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推动教育开放合作提质增效,推进经贸产业合作走深走实。


上一篇:13台大戏免费预约!贵州省第八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来了

下一篇:掌声响起来 我心更明白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