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上,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隆重举行,而千里之外的贵州省长顺县,101岁的抗战老兵徐以根家中,一家人正齐聚电视机前,共同见证这一庄严时刻。
徐以根在家观看直播。
老人身着整洁的布衫,胸前佩戴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他枯瘦却坚定的手指轻轻摩挲着一条褪色的军毯。这条军毯是1944年衡阳保卫战期间,徐以根从日军那里缴获的战利品,被他珍藏了一辈子,成为那段峥嵘岁月的见证。
看阅兵情不自禁鼓掌。
徐以根出生于1924年。1941年,17岁的徐以根成为了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58师174团迫击炮连的一名炮兵。1943年,在湖北公安藕池口的战斗中,他不幸被日军击中右小腿。如今伤疤仍然在,老人却说:“战争早就结束,伤口也不疼了。”
徐以根讲述缴获日本军毯故事。
1944年衡阳保卫战期间,徐以根在鸡窝山的一次突袭中奋勇杀敌,缴获了日军的一床军毯和一条皮带。“这是小鬼子欠咱们的!”徐以根骄傲地告诉笔者,抗战期间,他所在的部队还打落了敌机,战友们割下轮胎做鞋穿在脚上。
由于战功赫赫,徐以根所在的第七十四军曾在抗战中被授予第一面“飞虎旗”,获得了“抗日铁军”的威名。
徐以根讲解缴获日寇皮带和军毯故事。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徐以根和战友们欣喜若狂,“高兴,把侵略者全都赶出中国了”。徐以根回忆,当时全国上下敲锣打鼓,共同庆祝胜利那一刻。
抗战中,徐以根追随74军,转战湘、鄂、浙、赣等广大地区,参加了长沙保卫战、浙江金华会战、常德会战、衡阳保卫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徐以根解甲归田,来到贵州贵阳定居,后来成为长顺县邮电系统的一名普通职工。从叱咤风云的抗日战士到默默无闻的邮电职工,他说:“能看到和平,看到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一切都值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
“爷爷这么多年一直保持着军人的优良品质,早睡早起,勤劳正直,如今百岁高龄每天都坚持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孙媳何应红贴心地为徐以根准备了蛋糕,吃下第一口时,老人笑容灿烂:“很甜”。
徐以根看到中国军队开心笑了。
当电视里空军战机低空飞过天安门广场,徐以根目不转睛,嘴里喃喃道:“要是当时有这么好的飞机就好了……”
当机械化部队隆隆驶过时,徐以根突然笑了,与家人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好!好啊!比我们当年的‘土炮’强百倍!再也没人敢欺负我们了!”
徐以根老人行军礼。
孙子徐君剑告诉笔者:“爷爷经常给我们讲抗战故事,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抗战精神,力所能及地为国家出力。”
阅兵式接近尾声,徐以根执意要站起来,家人搀扶着他。他挺直微驼的脊背,再次举起右手,这个军礼保持了整整一分钟。阳光透过窗户,照在老人不再年轻的脸上,他的眼神无比明亮。“能活着看到国家这么强大,我知足了。”老人轻声说。
电视里,天安门广场的人群仍在欢呼,而这间小屋里的感动,早已跨越时空,80余年前湘西会战上的烽火与天安门广场上的荣光紧紧相连。那颤抖的军礼里,是一位百岁老兵对战友的思念,更是对祖国最深沉的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