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夏秋茶采收旺季,安顺市紫云自治县板当镇小寨关村的3000亩茶园里,碧绿茶垄如毯铺展,醇厚茶香漫溢山岗,茶农操作采茶机穿梭其间,从山间茶园到加工厂房,处处涌动着抢收、加工的热潮,勾勒出“茶满岗、人增收”的乡村振兴图景。
近日,记者走进小寨关村茶叶种植基地,连片的茶树沿山势起伏,嫩绿的芽叶在阳光下透着生机。村民们手持采茶机,灵活穿梭于茶垄间。
“为了提升采收效率、保障茶青新鲜度,基地全面采用机采作业,确保茶青及时下树。”贵州嘉禾香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部部长王建林介绍,自8月初开启采收以来,该基地每天固定投入30人的机采茶队,人均日工资约300元,单日工资总支出超1万元;依托机械化优势,每日茶青采收量保底达4万斤,为后续加工环节筑牢了“鲜原料”基础。
新鲜茶青的价值在于“抢鲜”,从山间采收、快速运输到车间加工,每个环节都在与时间赛跑。在加工厂房内,刚采摘下来的茶青经过摊晾、杀青、揉捻、烘干等工序,加工工人各司其职,流水线作业有条不紊。
对丰收的茶叶而言,“产得出”只是起点,“销得畅”才是价值落地的关键。为让小寨关的茶产业“走得稳、卖得好”,贵州嘉禾香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与贵州金尘茶茶叶发展有限公司搭建起长期稳定的产销对接桥梁,构建起“田间采收—车间加工—市场销售”的闭环产业链,为茶叶产业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我们与金尘茶公司深度合作,除厂房每日加工消耗3000斤茶青外,剩余茶青全部供应给对方,同时,加工好的干茶成品也定向销往该公司。”王建林说,按照当前市场行情,夏秋茶每吨价格稳定在1.5万元左右,收益可观,产业链的稳定让企业和茶农都吃了“定心丸”。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