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上午十点,随着学员们的陆续抵达,贵州首家无人机维修人才培训基地——贵阳蜀汉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培训基地变得热闹起来。
早到的学员王红已经拿起面前的无人机进行操作复习,“一看到蜀汉无人机科技招生便立即报名了,选择学习无人机维修是看中了贵州低空经济的广阔前景。”王红告诉记者。

贵阳蜀汉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培训基地
当前,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初期阶段,无人机在物流、测绘、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对后续维护、维修等配套服务提出新的需求,专业人才培育成为产业培育中的一环。
“作为贵阳市招商引资引入的低空经济领域企业之一,我们旨在为快速发展的低空经济市场培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贵阳蜀汉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晓闾表示。
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无人机产业爆发式增长带来专业维修人才缺口。市场需求井喷,让无人机维修从“冷门技能”变身“就业新宠”,不少企业跨界布局该职业。

贵阳蜀汉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培训基地
“作为贵州首家无人机维修培训基地,我们将通过培养高质量的维修、营销、创业复合型人才,为贵阳低空产业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撑,打造从‘飞机飞起来’到‘产业强起来’的关键一环。”晓闾说。
据介绍,该基地开设有为期20天的基础维修班、30天的进阶维修班和50天的综合技术班。在教学保障方面,配备了无人机拆装工具及主流机型供学员实操使用,并组织教员编写了系列内部培训教程,通过可视化、规范化的方式呈现维修流程,帮助初学者更好地掌握操作要领。

贵阳蜀汉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培训基地
来自四川达州的00后学员代表黄嘉辉完成培训后已顺利实现就业,“一技在手,就业不愁。我从当初的‘新手小白’到如今能维修五十余种型号的无人机,没想到成了行业里的‘香饽饽’。”黄嘉辉说。
该基地的教员均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能手,“我们立足实际编写了50多本内部教程,将复杂的维修流程细化、图案化。”来自山东的28岁教员刘济东介绍,课程不仅涵盖无人机核心的芯片级维修技术,更创新性地融入AI赋能培训、营销与创业指导,立志培养“技术+营销+创业”的复合型人才。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