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的节】贵州这个节,万人火舞欢歌
来源:百里杜鹃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24日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火,彝族更是崇尚火,对火有着神圣的情感。在贵州毕节的赫章县,聚居着众多的彝族同胞,多年来都有过“火把节”的传统习俗。2011年,赫章彝族火把节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火把节”,彝语称之为“朵扔吉”,根据彝族十月太阳历而定。赫章的彝族火把节,宛如一场盛大的狂欢,将彝族人民的热情与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在火把节前夕,彝族村寨便沉浸在一片忙碌而欢乐的氛围中。妇女们精心准备着节日的美食,男人们则忙着修缮房屋,将家中打扫得干干净净,孩子们穿着鲜艳的彝族服饰,在村寨里嬉笑奔跑,期待着火把节的到来。

当夜幕降临,火把节的高潮正式拉开帷幕。广场中央燃起巨大的篝火,熊熊火焰照亮了整个夜空。人们围绕着篝火,跳起欢快的舞蹈。男女老少都沉浸在舞蹈的欢乐中,舞姿或刚劲有力,展现出彝族人民的豪迈;或轻盈柔美,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除了舞蹈,火把节期间还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活动。村寨中散发出诱人的酒香,百听不厌的乡音旋律从唢呐、月琴、口弦等由各种古老乐器里演奏而出。青年男女们也借此机会展示自己绚丽多彩的服饰与才艺,赛装与选美活动也会有序地展开。有机会观赏彝家的赛马、摔跤、斗牛、斗羊活动,获胜的小伙子,还有那赛赢的马、牛、羊都给披红戴花,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毕节彝族火把节,人们不仅能感受到欢乐的节日氛围,更能领略到彝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场火与舞的狂欢,是彝族人民对祖先的缅怀,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赞美。它如同一条纽带,将彝族人民紧紧相连,传承着民族的精神与文化。

当火把的光芒照亮夜空,毕节的彝乡大地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之中,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深深陶醉,难以忘怀。



上一篇:黔瞻时评丨不负春光 乘势而上

下一篇:“小行星2032年撞地球”或为虚惊一场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