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贵州299个先进榜上有名。尚美向善的贵州人民,为文明中国再添彩增辉。贵州始终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根本,把精神文明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让文明新风尚成为群众幸福的底色。
聚焦民生,回应群众所需。近年来,我省聚焦文明旅游、村镇建设、社区治理、街市管理、交通出行等七大领域全面发力,始终将民生与民情紧密相连,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将城乡发展红利切实落实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优化教育资源到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再到关注“一老一小”,新建和改造社区养老服务项目,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从日常细微之处发力,聚焦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改善等关键领域,全方位、深层次地为贵州人民的幸福生活加码,推动城乡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发展文化事业,让群众精神更富足。贵州有着“文化千岛”的美誉,激发文化活力,是贵州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从乡村到城市,各类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在乡村,“村BA”“村超”“村T”“村晚”“村马”等“村”字号文体活动成为贵州文化的新名片。在城市,各级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蓬勃发展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正在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生活更美好。
文明之风吹过,黔贵大地上,街道秩序井然、乡村一步一景,热情友善的亲切问候、随处可见的文明礼让……文明之风清新扑面,一点一滴的细节中,文明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