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石漠荒山到“绿色银行”,关岭花椒书写生态与经济双赢答卷
来源:安顺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8日

过去受喀斯特石漠化影响,关岭多地土地贫瘠、作物低产,村民收入微薄;如今,依托花椒产业发展,当地通过土地改造、科研合作、节庆推广等举措,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拓宽了致富路径,让“石漠荒山”蜕变为乡村振兴的“希望之地”。

初秋时节,在关岭自治县百合街道红星村的山坡上,漫山遍野的花椒树挂满了饱满的果实,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椒香。在花椒地入口处的路边停车区,红星村村民杨学琴一边修剪刚采摘的花椒,一边跟记者算起了收益账。

关岭自治县百合街道红星村村民 杨学琴:花椒我家栽了10来亩。原来这些全部是荒山。那几年我又来把这些挨着我家地周边的这些地、荒山全部整来栽起,现在全部都是栽成林子了。一年卖万把块钱是可以的。比种包谷是好得多。

红星村地处喀斯特石漠化区域,过去因土地贫瘠、传统作物产量低,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1992年起实施“坡改梯”工程整合土地,并通过试种耐旱花椒开启产业转型,花椒的“喜钙、耐旱、适宜岩生”的特性,让其成为生态治理的“好帮手”。既让石漠化地区的裸露岩石被绿植覆盖,又让闲置的坡地产生了经济价值。2019年借助关岭“花椒三年计划”,种植面积从数百亩扩至2100余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灌溉难题;通过技术指导和种植方式改良,花椒产量逐年提升,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村民生活显著改善。

关岭自治县百合街道红星村村支书 韦元江:红星村种植的花椒已经有20年来的历史,从以前我们农户还没种植花椒以前,你看我们这些地全部都是喀斯特地貌,土质比较薄。我们引进花椒种植以来,这花椒让种植农户得到了增收效益。所以说每家每户,我们都从事发展了花椒产业,像今年我们一亩都要卖八九千块钱。

如今,花椒已成为红星村的“致富椒”,全村410户中近300余户参与种植,2024年总产值达到2000余万元,实现年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

随着面积的扩大,销售和深加工成了关键问题。2021年,关岭通过招商引资组建成立了龙头企业——贵州椒丰众鑫花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走进公司的生产车间,只见阵阵花椒香味扑鼻而来,智能化生产线快速运行,经过浸泡清洗、蒸汽杀青、风干包装、产品检验等工序,一筐筐新鲜采摘的优质关岭花椒被封装入袋,制成合格产品后进行真空冷冻储存。

贵州椒丰众鑫花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梁韬:公司与贵州大学、西南大学、食品研究院等高校联合研究开发花椒精深加工系列产品。2022年7月正式投产,已建成7条生产线。生产线以粗加工和精深加工为主体,用智能机械设备加工产品,实现降本增效。

智能化生产线的加工工艺,也最大程度地保留关岭花椒的鲜、香、麻等风味。据了解,该公司的现代化厂房占地超1.1万平方米,配备了10万级洁净车间。此外,公司还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产业基础,该建成5000亩智慧化示范基地,引入土壤墒情监测、智能滴灌、病虫害AI识别等系统,通过大数据平台实时分析温湿度、光照强度等12项指标,实现精准施肥、节水灌溉,不但每亩单产大幅度提升,优质果率也提高至95%。

2024年6月更是与英国同乡行有限公司签订150万英镑的花椒系列产品采购合作协议,后又陆续打开了日本、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贵州椒丰众鑫花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梁韬:接下来,椒丰公司将紧紧围绕促进贵州花椒品牌打造与推广这一项核心任务。坚持持续一二三产联动的发展模式,重点开发加工渠道、餐饮渠道、电商渠道、外贸渠道等渠道,加强科技赋能,扩展产品种类,扩大生产产能,丰富产业业态,持续开阔市场,持续提升板贵花椒地理标志品牌价值。做大做强关岭椒品牌。

据统计,关岭现有保存面积46623.81亩,挂果面积46621.81亩,花椒生产加工合作社6家,主要产品为干花椒、花椒油。精深加工企业1家,产品有花椒精油、花椒饼、辣椒粉等。目前,创建了品牌4个,从花椒的粗加工到精深加工全覆盖,全县年精深及初加工花椒约6500吨。

关岭自治县林业科技推广站站长 周明成:现在花椒产业不仅是我们一个重点的这个经济产业,同时也是我们关岭县治理石漠化的一个重要的一个措施。因为它的特性就是耐干旱,比较适合在这种石漠化严重的区域生长。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们这个关岭县的这个花椒。你看这些都是石漠化比较严重的地方。经过我们这个农户种植花椒之后,看到这生态得到了很好的这个恢复和保护、促进。现在已经把这个我们关岭县的这个花椒同经济收入再兼顾生态发展建设。实现了这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与此同时,关岭加大科研投入,已与四川农业大学、贵州大学等高校合作,借助专家的指导,将花椒技术成果全面应用于本地花椒产业,实现科技推广。还积极举办花椒节,自2022年起,关岭已成功举办三届花椒丰收节,不仅宣传了关岭及全省花椒,更助力其走向海内外。

关岭自治县林业科技推广站站长 周明成: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围绕产业深化,结构优化这方面,更朝着这个花椒的精细化方向去发展。同时,增加这个花椒的科技附加值,不断地提升品牌的价值,从粗加工到精深加工方向转变。曾经贫瘠的石漠化山地,如今已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银行”。一株株花椒树,不仅染绿了荒山,更富了百姓口袋,关岭花椒正以高品质为核心,在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皮凌霞


上一篇:安顺:以“药”为媒兴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下一篇:从抗战西迁到三线建设,贵州如何保藏家国火种?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