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当用户的指尖在屏幕上一划而过,微短剧如何在1分钟内赢得“停留”?答案不再是猎奇与反转,而是回归“故事”本身——让地域文化与正向价值成为情感的自然流淌。
“今年许多爆款微短剧,靠温暖亲情等正面主题实现了口碑与流量的双丰收。这印证了:观众从不排斥价值传递,他们反感的只是生硬说教。”在2025年贵州省微短剧编剧训练营活动中,爱奇艺微剧中心剧本中台负责人赵馨怡表示,微短剧创作的核心逻辑正转向“以情动人”。
1~2分钟定生死:“注意力法则”下的生存之道
“在红果APP上,用户通常只给1~2分钟的‘试看时间’。”赵馨怡结合平台数据,点出了微短剧创作的现实挑战,“开头若无法吸引观众,后续内容再精彩也难以实现有效传播。”她强调,微短剧创作需遵循“黄金三秒”原则,通过视觉冲击、冲突前置与悬念设置迅速建立观众黏性。例如,以贵州酸汤沸腾的特写镜头呈现烟火气息,或以“美食摊突发危机”“口味正宗性质疑”等戏剧冲突切入叙事,均能有效增强开场吸引力。
“观众只会为‘有停留价值’的内容驻足,既要开头抓眼,又要后续内容不‘名不副实’。”赵馨怡补充道。
让地域元素成为故事的“发动机”
针对贵州特色文化的叙事融合,赵馨怡建议将地域元素深度融入剧情结构。例如:以美食作为情感纽带,展现市井生活中的温暖互动;以手艺传承作为成长线索,塑造草根角色的创业逆袭;或以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为核心冲突,通过代际观念差异推动剧情发展。
用“故事”包裹“价值”,实现口碑与流量双赢
针对行业早期靠猎奇博眼球的乱象,赵馨怡认为,正能量与流量并非对立。“中国人骨子里更认同‘亮眼的人性’与‘家的理念’。”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抓手”——若想表达“坚守”,就刻画老手艺人日复一日的执着;若想传递“奋斗”,就讲述年轻人带着家乡手艺闯荡的故事。价值观应藏在情节的细节中,让观众在看故事的过程中自然接受。
“当观众为人物与故事感动时,价值观已悄然抵达内心。”赵馨怡表示。
“微短剧的本质是‘用故事说话’。”赵馨怡总结道,贵州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绝不能止于生硬展示。“唯有让地域特色成为故事的灵魂,让价值在情节中自然流淌,才能创作出既具浓郁‘黔味’,又能打动全国观众的佳作,让深藏在山水之间的文化瑰宝,透过屏幕真正‘活’起来。”
上一篇:盘兴高铁试验运行
下一篇:颠覆认知!冰岛首次发现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