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黔中大地的云雾山间,一片片翠绿的茶叶曾是安顺镇宁乡亲们守着的“绿水青山”。如今,借着粤黔协作的东风,这些茶叶正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变成带动增收的“金山银山”。

在镇宁自治县扁担山镇鑫富茶叶种植基地,茶农们腰间系着竹篓,指尖在茶树间翻飞,将鲜嫩的芽叶采收入篓;基地旁,由粤黔协作帮扶资金升级后的加工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转运,茶叶经过杀青、揉捻、烘干、筛选,从鲜叶变成条索紧结的干茶。

作为镇宁农业产业化创新发展标杆企业,众鑫富茶的成长轨迹颇具代表性。2023年2月,在镇宁县政府支持下,扁担山镇政府与贵州众帮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联合组建该企业,注册资本1020万元。成立仅一年,公司便依托扁担山镇生态优势深耕茶叶全产业链,于2024年获评“安顺市龙头企业”,成为区域农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镇宁众鑫富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祖梅:以前我们就是小打小闹,鲜叶要么卖给外地厂商,要么自己简单加工成散装茶,一斤最多卖几十块,还经常愁销路。粤黔协作队来了以后,不仅帮我们对接了广东的技术专家,还引进了这套价值200多万的自动化生产线,现在我们能做红茶、绿茶、白茶等6个品类,产品直接供到广东的超市和茶企,溢价空间一下就上来了。

企业的蓬勃发展,让当地村民的生活悄然改变,该公司已直接带动50人就业,间接带动600人在茶园基地务工,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
镇宁众鑫富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人 白师槐:以前在外面打工的,现在在家门口的茶厂上班,一个月能挣3000多块钱,活路还是比较轻松简单的,以后我们公司还要扩大规模,所以以后的日子更有盼头了。

2023年,该公司获得东西部协作资金500万元,用于新建加工厂房、办公用房,配置全自动生产线及配套设施。此外,粤黔协作工作队安顺工作组镇宁小组还帮忙牵线搭桥对接资源,以协作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加速企业现代化转型的同时,引导产品对接湾区市场,实现“黔货出山”。
镇宁众鑫富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祖梅: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生产工艺,拓展茶叶深加工品类,进一步发挥东西部协作优势,联动更多茶园基地实现标准化种植,力争在提升产业规模与效益的同时,带动更多群众共享茶产业发展红利。

目前,众鑫富茶主营名优茶与夏秋茶,达产期内年产量可达12万斤,年营业收入预计达1858万元。从一片茶叶到一条产业链,从企业发展到村民增收,众鑫富茶正以产业之力,为镇宁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吴玲
镇宁融媒:郭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