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600年·屯堡印记》出版发行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05日

15650BCAB96778C2C503E4BDEFD4969A.jpg

近日,由贵州日报报刊社编著、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孔学堂书局出版的《家国600年·屯堡印记》正式发行。该书以媒体人的视角,深入挖掘屯堡文化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内涵,为读者呈现了一幅跨越时空的文化长卷。

1ed684d6-9aca-462c-851b-58b4c519237a.jpg

作为贵州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屯堡文化源起明洪武年间。当时,朝廷推行“调北征南”“调北填南”政策,大量将士及家眷从江淮一带迁徙至贵州。历经六百年时光沉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屯堡文化,被誉为“明代历史的活化石”。

该书在贵州大力推进“四大文化工程”的背景下,专业创作团队深入全省数十个屯堡村镇,开展系统性田野调查,走访民间艺人,收集口述历史,拍摄珍贵影像,发掘跨越时空的文化印记。全书精心编排“入黔记”“服饰记”“音韵记”“寻亲记”等十余个特色篇章,构建起立体的屯堡文化叙事体系。从“骑着高头大马‘征南而来’”的军旅遗存,到熔铸时光的古风遗韵;从“渐比中州”的商贸文化,到润泽山乡的农耕文明;从儒家伦理的行为规范,到代代相传的民间智慧,一幅六百年的文化图景徐徐展开。

在钱理群、范同寿、李建军等知名学者的支持下,创作团队将严谨的学术理论转化为生动可读的通俗文本,通过多维视角梳理了六百年来屯堡生活的形态演进。从保存完好的石头建筑、凤阳汉装,到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地戏表演,该书不仅系统记录了屯堡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深入挖掘了屯堡先民在农业推广、文化传播、教育兴办等方面的历史贡献。

书中注重展示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既有乱世中的忠烈故事,也有“抬汪公”的民俗盛景;既有“凤头苗”服饰的精致考究,也有“言旨话”的幽默风趣……生动的“小民俗”折射出“大时代”,让屯堡文化跃然纸上。

《家国600年·屯堡印记》以其扎实的田野调查、严谨的学术支撑、珍贵的图像资料和创新的叙事方式,为地域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新路径,为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提供了鲜活的“地方样本”。


上一篇:屯堡文化知多少|石头何以成“堡”?解码贵州屯堡建筑里的军事智慧

下一篇:【屯堡·家国600年】安顺地戏正在上演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