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镜头】
10月31日,清镇市经开区,贵州华锦铝业有限公司的生产线24小时不停运转。
在这家省内最大的氧化铝生产企业里,经过机械化破碎、研磨,管道化溶出、沉降槽固液分离、分解槽分解、循环流化床焙烧等自动化程序辗转,一车车铝土矿被制成氧化铝产品,从运输到包装全流程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设备保障中心经理龙见熙正在进行设备抽查。来到循环水泵设备旁,他俯身贴耳聆听设备运转情况,在巡检记录本上仔细记录。
氧化铝是下游电解铝的直接原料,是铝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
今年52岁的龙见熙说,自己在氧化铝企业干了近30年,从一线技术员到车间主管,再到华锦铝业设备保障中心负责人,他也成了贵州铝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

龙见熙俯身贴耳聆听设备运行情况。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金秋时 摄
“我所在的企业建于1958年,多年来使用的是较传统的生产工艺,对比现在的华锦铝业,氧化铝产业已经实现突飞猛进的发展。”龙见熙说。
龙见熙说,以前的氧化铝生产系统,需要数千台设备同步作业,能耗居高不下、生产效率低下。
近年来,华锦铝业先后实施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改造20余项,包括系统配电室降温设备节能改造项目、循环水泵节能改造项目、取料机技术改造、节能降耗升级改造项目等,生产能耗大幅降低。
【用数据说话】
“十四五”以来,铝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面对清镇市铝土矿含硫高的特点,华锦铝业创新改进工艺,应用新型在线脱硫技术,加大设备更新,基本实现了设备大型化、集约化、智能化的目标,降低能耗的同时,避免硫化物污染。2024年底,华锦铝业还投产了一条年产50吨金属镓的生产线,综合利用铝土矿中的稀有金属镓。
从一片桨叶的改造,到整个生产流程智能化控制体系建设,华锦铝业累计获得60余项专利。每吨氧化铝电耗已从投产之初的223.6千瓦时降低至196.43千瓦时。今年最低纪录为每吨氧化铝电耗190.25千瓦时,创历史新低。

华锦铝业俯瞰。清镇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2022年,贵阳市科技局在贵州华锦铝业挂牌了贵阳市赤泥综合利用研究院,加大产学研力度,推动赤泥“变废为宝”。该公司与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学校合作,进行了赤泥改良土壤相关试验研究。今年上半年,外运赤泥764吨用于高速公路煤矿采空区试充填试验,实现赤泥综合利用新突破。
“铝”获新生,变铝为绿。华锦铝业的绿色变革正是贵州矿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一个生动缩影。清镇市以“富矿精开”为关键抓手,积极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鼓励铝工业创新发展,加快绿色转型步伐,基本构建从铝土矿到再生铝的完整链条。同步推进绿色勘查开采,14家矿山纳入省级绿色矿山创建名录,其中1家跻身国家级绿色矿山行列。累计完成铝土矿山生态修复面积1.5万亩,持续推动矿山生态功能恢复与土地资源高效利用。
【站在新起点】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赤泥,一种呈棕红色的碱性废渣,是氧化铝生产中的最大固废。清镇市将聚焦赤泥综合利用、工业固废处理、节能节水等关键领域,推动龙头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建研发平台,目前,华锦铝业拟将赤泥应用于正在建设的贵安高速复线项目中的部分服务区人行道地砖、护坡砖等具体场景中。
结合“富矿精开”,加速低品位矿利用、铝精深加工、工业节能低耗等技术成果转化。围绕高能耗产业全链条绿色化转型,产业链能耗强度降低5%以上。推动铝产业发展的同时,强化“边开采、边治理”措施,实现矿山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祝贺!“全国十佳新闻工作者”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