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紫云自治县精准整合东西部协作资金、财政衔接资金与招商引资资金,聚焦生态渔业赛道,以 “科技破题 — 产业升级 — 富民强镇” 的发展闭环,让生态渔业从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 “聚宝盆”。

在紫云自治县格凸河镇二关村摆山组的生态鲈鱼养殖基地里,百余个直径8米的蓝色圆池整齐排列,池水泛起层层涟漪,工作人员正通过智能设备对鲈鱼养殖进行实时监测。

贵州云湖众鑫现代渔业有限公司养殖技术员 宋元兵:我们这套系统主要是通过对渔场里面的鱼池的温度、PH、溶氧的监测。我们通过设定一定的安全值,然后它里面的系统会自动监测,我们的工人会及时地处理。以前每个工人只能管理2到3个池子,现在可以高效地管控到10至15个池子。

得益于“智慧养鱼”模式,二关村鲈鱼养殖基地实现了从水质监测、饲料精准投喂到生长状态追踪的全流程智能化管控,既从源头保障了水产品的绿色健康,又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了能耗与污染,实现高效环保生产。自2023年10月以来,基地已累计销售水产品超100万斤,带动销售收入突破1500万元。

贵州云湖众鑫现代渔业有限公司养殖人员 兰盛霖:鲈鱼的养殖主要依赖的是水质和温度,二关村这里的水质属于山泉水,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我们这里的鲈鱼的养殖周期在10个月左右,口感和肉质都非常地鲜美。目前销售这一块主要是销往四川、重庆和贵阳周边市区。

2022年以来,紫云自治县立足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充分用好用活东西部协作帮扶政策,专门组建SPV运营公司,聚焦生态渔业赛道精准发力。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基地不仅成为产业发展的“引擎”,更成为群众增收的“平台”:自建成以来,已稳定提供就业岗位35个,累计为周边群众提供就近临时用工1000余人次;2024年,实现分红39万元,惠及303户农户。

贵州云湖众鑫现代渔业有限公司生产技术负责人 宋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通过科技引领、技术创新,让渔业养殖更高效,更环保,加快推进企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
安顺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吴玲
紫云融媒:孟 波 龙尚武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中央歌剧院“安顺古城音乐会”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