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年屯堡文脉永续,八十年经典再谱新篇!新版《读书郎》MV唱响贵州家国情怀
来源:动静贵州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09日

伴随“屯堡・家国六百年”屯堡文化交流传播系列活动的开展,今天,诞生于贵州安顺的经典儿歌《读书郎》新版MV正式发布。这首承载着八十年时光记忆的歌谣,在六百年屯堡文化的浸润下,以跨时空的演绎,诉说着家国情怀在贵州大地上的一脉相承。

《读书郎》的诞生本身就镌刻着深刻的时代印记与家国底色。1944年底,正值抗战关键时期,剧宣四队成员宋扬随队因湘桂大撤退抵达安顺养伤,在汪家山苗寨采风时,被苗族同胞悠扬的芦笙声触动灵感,创作出这首传唱大江南北的儿歌。歌词中“只为穷人要翻身,不受人欺负,不做牛和羊”的质朴呐喊,在山河破碎的年代,道出了中国人对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深切渴望,成为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精神力量。

此次《读书郎》MV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人民日报社贵州分社联合出品,饱饱盒子、半禾共作耕读社担任制作,安顺凤凰学校凤鸣春芽合唱团演唱。为还原歌曲诞生时的厚重语境,对歌谣进行了重新编曲,将激发宋扬创作的芦笙旋律融入其中,让悲壮的家国情怀与儿歌的纯粹质感巧妙交融,呈现出跨越八十年的时空共鸣。

MV的取景与叙事,更是将家国情怀的传承脉络具象化。安顺作为明初“调北征南”政策下形成的屯堡文化核心地,六百年间,中原屯军及家眷在此定居屯垦,既坚守中原传统,又与本土文化交融共生,石头寨堡、地戏面具、凤阳汉装等文化符号,无不镌刻着 “家国一体”的精神基因。团队特意选取安顺文庙、武庙、古城、王若飞故居等承载屯堡文脉的地标取景,以“穿越”为叙事线索,让身着传统服饰的孩童与现代学子隔空对望,芦笙声与读书声交织共鸣,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家国对话。

从1944年的抗战岁月到新时代的强国征程,从苗寨芦笙的灵感迸发到屯堡文脉的当代续写,《读书郎》的旋律从未褪色。这首歌曲不仅是经典的重启,更是家国情怀的接力。它印证着,在贵州这片土地上,无论是六百年屯堡文化沉淀的家国记忆,还是八十载经典儿歌传递的奋进力量,都已融入国人骨血,成为代代相传的精神密码。

如今,新版《读书郎》的清亮歌声再次在贵州山水间回荡,既是对过往岁月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期许。愿这穿越时空的旋律,继续激励一代又一代少年牢记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初心,让家国情怀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磅礴的力量。



上一篇:凝聚发展共识 激发奋进力量|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赴花茂村宣讲在当地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下一篇:今晚开幕!十五运会这些看点值得关注→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