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文旅频频出圈,“黄小西吃晚饭”、山地旅游、“村超”、“村BA”、路边音乐会、洋芋国……很多人都被这些贵州热词刷屏过。
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多元文化底蕴的公园省,贵州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近年来,贵州依托自然珍宝和文化瑰宝,积极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5月19日是第15个中国旅游日,活动主题为“锦绣山河,美好旅程”。天眼新闻文化频道推出策划报道,展现贵州正以“山地+”推动旅游业态创新,构建“可玩、可感、可传播”的山地旅游新场景;通过创新旅游产品和贴心服务,提升游客体验;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学”,推出惠民乐民系列举措和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折射出贵州文旅产业发展最新成果和文旅消费最新趋势,也正为四面八方的游客提供独一无二的美好旅程。
——编者按
5月初夏清晨,一辆列车从广州南站疾驰而出,广东游客许家乐一路看着窗外风光流转。6小时后,他抵达安顺西站,换乘汽车。40分钟后,坝陵河大桥的巍峨桥体已横亘眼前。
坝陵河大桥。燕春贵 摄
“太震撼了!”第一次近距离看到高桥,许家乐心中充满了震撼与敬畏。他感慨地说,早就听闻“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现在从广东来贵州坐高铁也很方便,以后有机会还要去看更多的大桥。
许家乐的从容之旅,是贵州依托桥梁和高铁网络探索交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的缩影。2014年,贵阳—广州高铁开通,标志着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迈入了“高铁时代”。此后,贵州相继建成贵阳至昆明、贵阳至长沙、贵阳至重庆、贵阳至成都、贵阳至南宁等多条高铁,逐步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的“十字型”网络,实现了与全国主要城市的高速连接。
高铁网络在贵州大地延伸铺展的同时,一座座跨越峡谷的世界级桥梁也转化为独特的旅游景观。依托四通八达的铁路动脉,“坐高铁、游高桥”逐渐成为游客领略黔地山水的新方式。从贵阳北站出发,沪昆高铁40分钟直达安顺西站,坝陵河大桥的钢索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贵南高铁将游客带至平塘大桥,观苗韵桥塔与“中国天眼”遥相呼应;成贵高铁向北延伸,鸭池河特大桥横跨乌江,与碧波相映成趣……
坝陵河大桥“低空跳伞”。陈熙 摄
在坝陵河大桥,许家乐发现“玩桥”的方式远超想象。除了能进入桥梁内部观光,感受头顶车辆疾驰而过与脚下山风呼啸的对峙,还能体验蹦极、速降、高空秋千、滑翔伞以及空中漫步等丰富多样的极限运动项目。而在坝陵河桥梁博物馆,他偶遇了一群前来研学的小学生,正在博物馆研学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桥梁知识,动手制作桥梁模型。
贵州高投服务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雄介绍,坝陵河桥梁博物馆依托大桥,推出了桥梁承重实验、桥面吊机实验、数字孪生等丰富多彩的STEAM研学课程,深受学生欢迎,“5月以来,我们还联合周边景区推出‘坝陵河大桥桥上观光﹢高荡布依寨’‘坝陵河大桥桥上观光﹢黄果树瀑布’等一系列特色套餐,让游客一站式观瀑布、登大桥、深体验、馆研学、住民宿。”
如果说,坝陵河大桥开启了贵州超级大桥“桥旅融合”的先河,位于黔南州平塘县的“天空之桥”服务区则是桥旅融合2.0的典范。除了传统服务区所具备的加油、停车、休息功能外,“天空之桥”服务区还有着面对平塘大桥的最佳观景台、酒店、观星台、桥梁科普馆、房车营地等。
夜晚的“天空之桥”。天空之桥服务区供图
夕阳西沉时,重庆游客林薇住进悬崖酒店。夜幕低垂,星河倾泻而下,与桥上流动的车灯交织;破晓时分,云雾蒸腾而起,蓝白相间的桥体若隐若现美不胜收。“这里的服务区,比景区更治愈。”拍下九宫格照片,林薇在朋友圈分享道。
随着“横竖都是世界第一”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即将落成,“坐高铁、游高桥”的文旅新玩法仍在续写。据了解,花江峡谷大桥桥旅融合项目将以“中国脊梁”和“三叠纪古海洋”为主题,打造国内首个集“桥梁观光+桥梁运动体验+旅游服务”为一体的桥旅融合综合体和贵州桥旅融合3.0样板,成为“贵州西南部第一旅游门户、全国桥旅融合新典范、世界峡谷极限运动胜地”。
上一篇:4月份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