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地绽放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来源: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07日
中华大地绽放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述评(二)

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各民族共同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亲缘关系,逐渐形成血脉相融、骨肉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一体、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满载着多彩的民族文化意蕴,凝结着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智慧结晶,彰显着人类文明多样性的璀璨光芒,我们必须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各族群众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团结融合多元一体的历史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秉持“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天下大同”的理念,把大一统看作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不断发展壮大,根源在于对大一统理念的推崇和实践。自秦统一中国后,历代王朝都始终坚持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都深刻地展示着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
历史充分证明,我国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和谐共处、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始终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各民族亲密无间的兄弟情谊留下了许多历史佳话。特别是在抵御外侮、防止分裂、维护统一的进程中,各族人民空前团结、同仇敌忾,书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民族工作,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团结进步。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将中国民族问题的解决同中国革命的总任务结合起来,领导各族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赢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后,党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方针政策,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团结进步。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进入21世纪,面对国内外民族领域出现的新情况,党在总结民族工作经验、提出现阶段主要任务的同时,进一步科学回答了什么是民族问题、怎样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作出一系列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得到拓展和完善。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已经找到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不需要其他任何人对我们指手画脚、充当“教师爷”。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是我国内政,任何外部势力都无权干涉。当前,个别西方国家和境外敌对势力特别是境外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三股势力”,妄图利用民族、宗教等问题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污蔑抹黑、遏制打压,妄图破坏我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机关坚定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卓有成效工作,破获了一批重点案件,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共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大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要全面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让各族人民共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总结民族工作历程和成就,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理念,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推动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在雪域高原、天山南北,在祖国北疆、西南边陲,民族地区昔日的苦窖水变成了甘甜的自来水,过去的土坯房变成了崭新的砖瓦房,高速公路和高铁通到了家门口,孩子们能就近上好学校,老百姓不用跑远路就能看好病。从水风光资源被充分利用转化为清洁能源,送往大江南北,到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方兴未艾,成为产业新名片,再到一批批品牌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我国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各族儿女把心连在一起、把力量聚在一起,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更足、成色更足、信心更足,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所孕育的伟大祖国、伟大民族,永远是全体中华儿女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所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各民族大团结的中国一定无往而不胜,一定有着光明未来。



上一篇:“西秀味道”从田间地头走向全球餐桌|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

下一篇:贵州县域的“土”里长出金链条|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