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上午,《全球生态文明转型发展报告2025》发布会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来自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等5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为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研究的国际合作与实践探索贡献智慧与力量。
发布会设有嘉宾致辞、发布仪式、主旨汇报、圆桌讨论四个阶段。
发布会现场。
“《全球生态文明转型发展报告2025》是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首次发布理论性成果的里程碑。”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陈莉在致辞中表示,该报告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全球生态文明发展动态的窗口,为全球生态文明发展转型精准地提炼出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建议和实践经验。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我国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针对历届论坛素材丰富系统,但梳理积累较为有限的情况,2024年,论坛执行委员会接受咨询委员会委员的建议,委托专家团队编撰《全球生态文明转型发展报告2025》。
此报告由50余名专家历时半年共同编撰完成,系统梳理了联合国成立80年来的文明转型历程。共分为六个章节,首次从伦理基础、能源变革、治理模式等十大维度对比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本质差异,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该报告是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创办16年以来的首个重要旗舰报告。
报告系统梳理了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发展范式的区别,并将全球划分为两大板块、三大阵营、五类经济体,指出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需采取差异化的发展路径,但最终将融合为"和谐包容共享繁荣"的生态治理范式。报告指出,从化石能源走向零碳能源,是大势所趋,零碳能源转型将带来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一系列变革,这一方面,中国有基础也有优势。除了能源转型,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在中国也得到了深度实践。从气候韧性农业到城市生态修复,全球案例库显示,生态文明建设将带来"自然-经济-社会"的协同增益。
主旨汇报阶段,贵州社科院原党委书记吴大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社会枢纽署理院长齐晔、南开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徐鹤分别围绕相关主题进行汇报。
南开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徐鹤围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资源循环利用领域减污降碳协同研究”主题进行汇报,以尾矿资源化案例研究为例,说明固废资源化具有减污降碳协同效益。
圆桌讨论阶段,5位与会嘉宾围绕《全球生态文明转型发展报告2025》,从环境法体系、生态文明体系发展历程、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等多个维度展开精彩讨论。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咨询委员会中方召集人潘家华教授表示,该报告能够为生态文明国际论坛提供有价值的分析、信息和案例经验,贡献全球生态文明的转型进程。未来将持续发布论坛旗舰报告,推动国内国际社会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深度合作。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