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县域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特色产业绘就我省县域经济新画卷
来源:天眼新闻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25日

1.jpg

11月24日,贵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县域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在贵州省新闻发布厅举行,湄潭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如仲围绕五个“茶”向介绍了湄潭县“十四五”发展取得的成效;六枝特区党委副书记、区长刘强用寻求“四个变化”,走好“四条路子”,实现“四个飞跃”概括了“十四五”六枝发展情况;镇宁自治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党组书记欧靖以“甜蜜镇宁”“甜”进人心为主题,介绍了“十四五”期间镇宁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成果;开阳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徐春波用五个“新”介绍了开阳县“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龚文静主持发布会。


张.jpg

湄潭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如仲


张如仲介绍,“十四五”以来,湄潭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四在农家·和美乡村”为载体,奋力建设贵州最美乡村,全县现代化建设实现良好开局。茶城实力更强,主导产业持续强化,2024年茶叶总产值达69.1亿元、综合收入达166.4亿元;茶业赛道更宽,全县生态茶园面积稳定在60万亩,连片茶园面积全国最大,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定的“全国重点产茶县域”中一直名列前茅;茶乡颜值更高,积极推动“荒山变茶山、茶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的美丽蝶变,湄潭成功创建第七批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茶农腰包更鼓,湄潭坚持把茶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30余万茶农、700余家茶企深度融入产业链,实现收入共增、乡村善治;茶文旅名片更亮,湄潭已连续成功承办11届贵州茶博会,环中国茶海、桃花江水美乡村茶宿带形成旅居新集群,“卖茶”向“卖生活方式”转变更具引流形态,茶叶、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画卷正在湄潭徐徐展开。今年前三季度,全县住宿单位接待过夜游客增长23.4%。


刘.jpg

六枝特区党委副书记、区长刘强


刘强表示,“十四五”期间,六枝变沉睡资源为发展优势,走好“富矿精开”路子,工业发展实现新飞跃,工业经济实现量级跨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年均增长7.7%,2025年上半年工业对GDP贡献率达65.3%;变历史约束为发展机遇,走好“建管并举”路子,城镇面貌实现新飞跃,六枝城市建成区面积达24.7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从“十三五”末的39.48%提升至2024年的42.55%,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城镇已然成型;变清凉气候为火热经济,走好“生态发展”路子,特色旅游实现新飞跃,六枝做足“清凉气候”“奇山秀水”“民族文化”三篇文章,实现了从景区旅游到全域旅游的华丽蝶变;变山地农业为特色产品,走好“现代农业”路子,传统产业实现新飞跃,六枝2024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9.51亿元,农特产品精深加工转化率从“十三五”末的48%提升至‌2024年的66.1%,预计“十四五”末达到70%。成功打造“六枝六味”区域公共品牌,“六枝味道”已经销往中国香港、澳门和韩国等地,“十四五”期间电商销售额预计突破9亿元。


欧.jpg

镇宁自治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党组书记欧靖


欧靖介绍,五年来,镇宁坚持大兴产业、大干事业、大抓民生,推动“甜蜜镇宁”“甜”进人心。兴产业强根基,“甜蜜产业”更坚实,镇宁聚焦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了蜂糖李、小黄姜等主导产业和茶叶、冷水鱼等特色产业,其中,蜂糖李种植规模和产量在全国县区中排位第一,产值达到34亿元,“甜蜜产业”推动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速5.8%;扬优势促发展,“甜蜜事业”更兴隆,工业增加值增速较2020年提升9.2个百分点,进一步夯实了“甜蜜镇宁”的物质基础,游客接待年均增长12.4%,旅游花费年均增长16.9%,“甜蜜镇宁”的城市IP更响亮,2025年1-9月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8.3%,“好房子”越来与越多,“甜蜜镇宁”的“面子”和“里子”更协调;补短板惠民生,“甜蜜生活”更幸福,持续加大民生投入,重点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以上。深入实施“六六就业稳岗计划”,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1万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5.2%、8.3%。新建和改扩建各类学校39所,新增学位5735个。


徐.jpg

开阳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徐春波


徐春波表示,“十四五”以来,开阳县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全面落实“四主四市”战略,聚焦“一主一特”产业定位,推动综合经济实现“新”跨越,工业产业取得“新”突破,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旅游事业迸发“新”活力,群众生活实现“新”变样,全力打造以磷化工为主导的先进制造城市、硒为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康养目的地,奋力在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化发展中展现开阳新风采。2024年,开阳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98.14亿元、年均增速29.48%;规上工业增加值达103.02亿元、年均增速35.95%,工业税收达23.99亿元、年均增速39.64%,三项指标较“十三五”末期,均实现“翻番”。紧盯“富硒”优势,深入发展“硒”产业,目前开阳的富硒产品已发展到18大类831个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用标企业产值达10.5亿元。预计“十四五”期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将从240亿元增长至368亿元、年均增长8.2%;县本级税收从5亿元增长至13亿元、年均增长21.1%。全县年均旅游总收入超100亿元,连续5年入榜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发布会上,还回答了新闻媒体关于产业培育、品牌塑造、城市治理、新型工业化、氢能发展、农村改革等方面的提问。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上一篇:安顺市“十四五”就业成绩单:多项指标超额完成 八大举措稳岗扩容

下一篇:聚焦盘兴高铁开通|筑就喀斯特山地上的工程传奇!钢铁巨龙穿岩越壑、贴地飞驰99公里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