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生物研究所与草海管委会在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鸟类专项调查时,成功拍摄到2只灰燕鵙的清晰影像。经确认,该物种为草海保护区新记录物种,也是贵州省第二次发现灰燕鵙。
据悉,贵州首次记录灰燕鵙是在2014年6月,由贵州省生物研究所鸟类研究团队在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此次观测到的灰燕鵙,属雀形目燕鵙科鸟类,该科鸟类全球共1属10种,我国仅记录1属1种。其体长161至181毫米、体重39至48克,叫声尖锐刺耳,主要以飞行性昆虫为食,既能贴近地面捕食,也能高空盘旋捕猎。
拍摄到的灰燕鵙。
据现有资料,灰燕鵙广泛分布于印度至东南亚地区,在我国集中于云南西部、南部、东南部及贵州南部、广西南部、广东南部和海南岛等南方地区,多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阔叶林及林缘疏林地带。此次草海记录点海拔达2175米,刷新了该物种分布的最高海拔记录。
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草海保护区是黑颈鹤等越冬候鸟的重要栖息地,良好的湿地生态、丰富的生物资源及多样的植被,为鸟类提供了适宜生存环境。此次发现不仅丰富了草海保护区鸟类物种名录与灰燕鵙在贵州的分布记录,更反映出该物种可能存在分布范围向北扩张的趋势,为研究其栖息地适应性与种群动态提供了关键数据。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上一篇:【多彩新论】人工智能“唤”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