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多年前的历史文化在这里完整保存,既保留了原貌,又在不断生长,仿佛是一片桃花源。”10月30日,参加第16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的数十位文化学者走进天龙屯堡古镇参访,观地戏、品大碗茶,欣赏屯堡文化,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评价说。

贵州曾是卫所屯广布的军事战略要地,600多年前,随着明代推行“调北征南”“调北填南”,大量中原和两江地区的人口迁居贵州。600余年的文化交融沉淀,形成了屯堡文化。在安顺,屯堡人仍然保留着明代服饰、语言、习俗,形成“石头建筑”“地戏演艺”“凤阳汉装”等文化符号,成为屯堡文化的活态遗存,受到不少学者和游客关注。
走进天龙屯堡古镇,青石板路串联起古碉楼、四合院等明代建筑群,游客可沉浸式体验地戏表演、银饰制作等非遗技艺,通过“演武堂”“大碗茶”等创新形式展示,感受屯堡文化的魅力,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专家学者纷纷感叹“屯堡文化很特别”。

2023年以来,贵州大力实施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等“四大文化工程”,屯堡文化热度空前,也催生了旅游热潮。
去年,家国亲情六百年——2024“多彩贵州”夏季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江苏)暨招商推介会走进南京,贵州发布一系列文旅优惠政策,推出“屯堡·家国六百年”多彩贵州屯堡文化经典游学线路,邀请广大游客走进贵州,体验屯堡文化。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云峰屯堡景区一场别开生面的贵州“村T”吸引游客驻足,600多年的屯堡石墙化身露天秀场,安顺地戏表演服装、凤阳汉装与带有苗族刺绣银饰、水族马尾绣等非遗元素的时装展示,产生了颇为奇妙的化学反应。
云峰屯堡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景区不断举办形式新颖的文旅活动,展现屯堡人在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屯堡文化热也激发艺术创作灵感。今年9月,2025多彩贵州·第十八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在安顺市旧州古镇举办,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华祥牵头创作的大型艺术装置《归乡·屯堡高台》颇受关注。在他看来,这种大地艺术式的互动装置,可以让观众更加直观地理解屯堡文化的时代价值。

据了解,11月初,“屯堡·家国六百年——屯堡文化交流传播系列活动”将在贵州举办。来自全国的数十位文化学者、媒体记者、网络达人、旅游博主等将走进贵州,深入安顺市、贵阳市、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等地,实地调研屯堡建筑、服饰、美食、生产生活、传统习俗、民俗技艺等,探寻屯堡文化奥秘。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屯堡文化热持续升温,这一承载600余年历史的活态遗产,正成为贵州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